时间: 2025-04-26 15: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27
如梦令·春景
作者:秦观 〔宋代〕
莺嘴啄花红溜,
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
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在春天的景色中,黄莺用嘴啄着红花,燕子在水面上轻轻点波。手指冷得像玉笙一样寒冷,吹响的乐声让小梅的春意透彻。依旧,依旧,人与绿杨都显得瘦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特定典故,但“如梦令”为词牌名,常用以表达梦幻般的情景和感受。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太虚,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词常表现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具有细腻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景,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在春天中对个人情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生活态度。
《如梦令·春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用“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黄莺与燕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仿佛让人置身于春光中。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也隐喻了生命的活力。接着,词人用“指冷玉笙寒”抒发了春寒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春天来临,寒意仍在,暗示了生命中的苦涩与不易。
“吹彻小梅春透”一句则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清香相结合,展现出春天的厚重与丰富。最后,“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则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春意中显得更加脆弱,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词既有春天的明媚,又有对生活的哲思,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的脆弱,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莺嘴啄花红溜”中的“莺”指的是什么鸟?
词中的“指冷玉笙寒”表达了怎样的感觉?
“人与绿杨俱瘦”中“俱瘦”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秦观的《如梦令·春景》与苏轼的《春宵》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细腻情感,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春夜的沉思与哲理,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