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1:46
碧芙蓉(九日)
秦观 〔宋代〕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
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
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潭皎洁。
阑干闲倚,庭院无人,颠倒飘黄叶。
故园当此际,遥想弟兄罗列。
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
叹笼鸟羁踪难去,望征鸿归心漫切。
长吟抱膝,就中深意凭谁说。
在客舍中恰逢重阳佳节,独自一人品着酒,聊以赏识这个节日。阳光温暖,天气晴朗,秋天的光景清澈绝伦。霜刚降临,寒山上紫色的景象凝聚,雾气初散,潭水清澈见底。倚靠在栏杆上,庭院中无人,只有黄叶随风飘荡。此时故乡的情景,遥想起兄弟们的身影。携着酒登高,插上茱萸,感叹笼中的鸟儿难以离去,望着归来的大雁,心中无限思念。长时间吟唱,心中深意又能向谁诉说呢?
秦观(1049年-1100年),字暄,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小令,作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他乡,感受浓厚的思乡情绪,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展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碧芙蓉(九日)》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之际,身处他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诗的开头,诗人用“孤馆一杯”表达了自己的孤单,独自一人品酒赏节,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温暖的阳光与清晰的秋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清秋的美好与孤独的对比。
在“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潭皎洁”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重阳节的特有氛围,冷霜与清潭的对比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用“阑干闲倚,庭院无人”展现了内心的孤寂,黄叶的飘落又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遥想弟兄罗列”,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团圆所带来的情感缺失。最后,一句“深意凭谁说”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思乡情感,深刻体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诗人身处他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在重阳佳节的背景下愈发显得浓厚,展现了人对归属与团圆的渴望。
重阳节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携带了什么物品?
诗中提到的“阑干”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