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碧水惊秋》

时间: 2025-05-21 06:57:59

诗句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7:59

原文展示:

满庭芳·碧水惊秋
作者: 秦观 〔宋代〕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白话文翻译:

在碧水映照下,秋天的气息令我惊讶,黄云在傍晚凝聚,败落的树叶散乱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洞房里人静得出奇,斜月的光辉照耀着我徘徊的身影。重阳节又快到了,几处传来砧杵声催促着我。西窗下,微风摇曳着翠竹,仿佛是故人归来。我的心中伤感,愈发感到忧愁,新欢易失,往事难以捉摸。问那篱边的黄菊花,究竟为谁而开?无端地说愁苦需要借酒消愁,但酒还未醒来,愁绪已先回头。凭栏而立,金色的波光渐渐转动,白露轻轻点缀着苍苔。

注释:

  • 碧水:指湖水或河流,象征着秋天的宁静和清澈。
  • 惊秋:形容秋天来临时的惊讶和感慨。
  • 黄云凝暮:描绘黄昏时分,黄云聚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象征着思念和团聚。
  • 砧杵声:指家中做饭时的声响,喻指生活的琐事和日常的催促。
  • 黄菊:象征秋天,常与思念和惆怅相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与长调。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诗歌鉴赏: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秦观以秋季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友人离别的感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碧水”、“黄云”、“败叶”等,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尤其是“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的情感由浅入深,开篇的宁静与惊讶逐渐过渡到对逝去时光的追思与对新欢的惆怅,最后以“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收束,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水惊秋:点明季节,表现出秋天的气息。
  2. 黄云凝暮:描绘黄昏时分的沉重气氛,象征着思绪的凝重。
  3. 败叶零乱空阶:树叶的凋零与散乱,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4. 洞房人静:寂静的房间,增添了孤独感。
  5. 斜月照徘徊:月光斜照,增加了离别的惆怅。
  6. 重阳近也:提到重阳节,增加了思念的情感。
  7. 几处处,砧杵声催:生活的琐事催促,反映了日常的烦扰。
  8.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人与自然的交融,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9. 伤怀、增怅望:直接表达内心的伤感与忧愁。
  10. 问篱边黄菊: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隐喻对往事的追问。
  11. 谩道愁须殢酒:表达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愁苦。
  12.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结尾以自然景象收束,体现出时间流逝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水惊秋”,将秋天比作令人惊异的事物。
  • 拟人:如“风摇翠竹”,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词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水:象征宁静与清晰,暗示内心的忧愁。
  • 黄云:象征沉重的思绪。
  • 败叶:象征生命的逝去与无常。
  • 黄菊:象征秋天的生命力与思念之情。
  • 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2. 诗中“西窗下,风摇翠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故人思念
    • C. 忧伤
    • D. 生活琐事
  3. “酒未醒愁已先回”,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对酒的喜爱
    • B. 愁苦先于醉意
    • C. 生活的美好
    • D. 朋友的离去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秋天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风格更加婉约细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的枯荣象征人生的变化,情感更加直接,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秦观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难后怀蕙庵 祝英台近 其三 寄石坪 祝英台近 同杨香山次辛稼轩韵 祝英台近 题季柔木小影兼志别怀 祝英台近·秋雨 祝英台近 贞晦翁作庭中花木诗,嗣君叔扬为之绘图 祝英台近 其二 寄谢青、雪砰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王江华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禾旦 蝶化庄周 裕民足国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酒酽花浓 病字头的字 急流勇退 包含诳的词语有哪些 升力 飠字旁的字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赎国 螳螂奋臂 笔下超生 包含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齿的词语有哪些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