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7:59
满庭芳·碧水惊秋
作者: 秦观 〔宋代〕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在碧水映照下,秋天的气息令我惊讶,黄云在傍晚凝聚,败落的树叶散乱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洞房里人静得出奇,斜月的光辉照耀着我徘徊的身影。重阳节又快到了,几处传来砧杵声催促着我。西窗下,微风摇曳着翠竹,仿佛是故人归来。我的心中伤感,愈发感到忧愁,新欢易失,往事难以捉摸。问那篱边的黄菊花,究竟为谁而开?无端地说愁苦需要借酒消愁,但酒还未醒来,愁绪已先回头。凭栏而立,金色的波光渐渐转动,白露轻轻点缀着苍苔。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与长调。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秦观以秋季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友人离别的感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碧水”、“黄云”、“败叶”等,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尤其是“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的情感由浅入深,开篇的宁静与惊讶逐渐过渡到对逝去时光的追思与对新欢的惆怅,最后以“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收束,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西窗下,风摇翠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酒未醒愁已先回”,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