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57
与李端叔游智海用前韵
点目谁能化两龙,超然想见古人风。
红尘稍与僧家远,白发偏於我辈公。
休计浮名千载後,且欣汤饼一杯同。
何时并筑邗沟上,引水浇花半亩宫。
谁能将两条龙化为一体?我超然的想象中仿佛看见古人的风范。
红尘世俗与僧侣的生活渐行渐远,白发的我却偏偏与同辈人相同。
不要去计较千年后浮名的得失,且欣然享受一碗汤饼的温暖。
何时我们能在邗沟之上共筑小屋,引水浇灌半亩花园呢?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丽。其作品通常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这首诗作于秦观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诗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风范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秦观内心的矛盾与渴望。诗中“点目谁能化两龙”开篇即引人深思,暗示着世间纷争与对立的复杂性。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回归自我,强调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
在描绘红尘与僧家远离的同时,诗人自我反省,承认白发的来临,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出“休计浮名千载後”,意在告诫自己和他人,不必过于在意名声的得失,应该珍惜眼前的简单幸福。
最后,诗人以“何时并筑邗沟上,引水浇花半亩宫”结束,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他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雅,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在纷扰的红尘中,追求简单真实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古人风范的回望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强调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诗中“点目”指的是什么?
A. 诗的开头
B. 诗的主题
C. 诗的结尾
“红尘稍与僧家远”表达了什么?
A. 世俗生活的喧嚣
B. 僧人的生活方式
C. 对古人风范的追忆
诗人想要追求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A. 富贵荣华
B. 简单宁静
C. 书香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