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中书刘舍人》

时间: 2025-05-16 06:29:19

诗句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珮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6:29:19

原文展示

寄中书刘舍人
作者:韦应物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珮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诗的开头提到云霄之路的分别,暗示两人虽然在中年的时光中有过交集,但最终还是归于各自的生活。接着,作者描绘了与友人一同前往官场的情景,表达了彼此难舍的情谊。诗中提到的“晨露”、“秋风”等意象,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忧伤氛围。最后,作者通过回忆松桂的姿态,强调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注释

  • 云霄:云天,形容遥远的地方或高远的境界。
  • 丹陛:指红色的朝廷,象征权力中心。
  • 比翼:比喻夫妻或朋友间的亲密关系。
  • 佳咏:美好的诗歌。
  • 九天诏:指天帝的命令,古代文人常以此比喻重大的官职或使命。
  • 玉座:象征高位或皇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因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和友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韦应物与友人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此时的唐代,政治动荡,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友情的思考自然流露在诗中。

诗歌鉴赏

《寄中书刘舍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离别后的惆怅。全诗以离别为主题,开篇即点明“云霄路竟别”,引发读者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比翼与连骑的意象,展现了两人曾经的亲密关系。诗歌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和对于未来的无奈。尤其是“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二句,情感表现得尤为细腻,晨露象征着清晨的忧愁,而“离抱”则暗示了对友人的依恋与不舍。整首诗在情感上十分真挚,韦应物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霄路竟别:在遥远的云天路上终于要分别了。
  2. 中年迹暂同:在中年的时光里,我们的足迹曾经相同。
  3. 比翼趋丹陛:比翼双飞,奔向红色的朝廷。
  4. 连骑下南宫:并肩骑行,驶向南方的宫殿。
  5. 佳咏邀清月:美好的诗歌邀请清月来临。
  6. 幽赏滞芳丛:在幽静的花丛中流连忘返。
  7. 迨予一出守:等到我出任守官之时。
  8. 与子限西东:我们便被局限在东西两方。
  9. 晨露方怆怆:晨露刚刚凝结,心中愁苦。
  10. 离抱更忡忡:离别的怀抱更加令人不安。
  11. 忽睹九天诏:忽然看到天上的命令。
  12. 秉纶归国工:手持命令,回国去任职。
  13. 玉座浮香气:玉座上散发着香气。
  14. 秋禁散凉风:秋天的禁制,凉风四散。
  15. 应向横门度:应该从横门通过。
  16. 环珮杳玲珑:环佩声响,宛转悠扬。
  17. 光辉恨未瞩:光辉之下,恨未曾被注意。
  18. 归思坐难通:归家的思绪难以疏通。
  19. 苍苍松桂姿:苍翠的松桂,姿态优美。
  20. 想在掖垣中:想象它们在宫墙之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翼”、“连骑”等比喻表达友谊的亲密。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情感,如“晨露方怆怆”。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离别的哀伤,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韦应物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霄:象征遥远与高远的理想。
  2. 晨露:象征初晨的清新与忧愁。
  3. 比翼:象征亲密无间的友谊。
  4. 玉座:象征权力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自然景色
    • C. 战争与和平
  2. “晨露方怆怆”中的“怆怆”是什么意思?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忧愁
  3.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比翼”主要指什么?

    • A. 兄弟
    • B. 夫妻或朋友
    • C. 动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1. 韦应物《寄中书刘舍人》:通过自然意象传达离别的伤感。
  2.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对亲人的思念。

两首诗虽然主题相似,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友情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思念。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依韵和达观禅师春日雪中见寄 雪中廖宣城寄酒 送代州钱防御 陪谢紫微晚泛 李舍人见过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 送王克宪奉职之彭泽 樊推官劝予止酒 悼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祖逖北伐 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闱墨 虚一而静 歹字旁的字 敌国外患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锦苞 装葱卖蒜 纷纷攘攘 包含嫡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切齿嚼牙 干字旁的字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天下无难事 蟾宫折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