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9:48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常夜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可怜的鹧鸪飞翔,飞向南边的树枝。
南边的树枝阳光温暖,北边的树枝霜露滋润。
霜露滋润的北枝不适合栖息,让我整夜啼鸣。
我愿意遇见云中的仙鹤,带我去广阔的天空。
我愿意变成城上的乌鸦,一年能生九只小鸟。
为什么不回到旧巢居住,枝条太弱无法离去。
何必诉说这番苦辛,漂泊的游子总是畏惧他人。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2—836),唐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艺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李峤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鹧鸪的孤独与作者内心的漂泊感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鹧鸪》通过鹧鸪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的情感从悲怆到渴求,层层递进,尤其是“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的愿望,展现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李峤用鹧鸪的栖息环境比喻人生活的艰难,南枝的温暖与北枝的寒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的不同境遇。诗中反复提及的“栖”和“去”字,传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求与对流亡生活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核心在于表达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存困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鹧鸪飞向哪里?
诗中提到的“露滋不堪栖”意指什么?
作者希望成为什么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峤的《鹧鸪》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二者皆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但李峤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而杜甫则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