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39
李峤《梨》
擅美玄光侧,
传芳瀚海中。
凤文疏象郡,
花影丽新丰。
色对瑶池紫,
甘依大谷红。
若令逢汉主,
还冀识张公。
这首诗描绘了梨花的美丽和芳香,展现了梨的独特魅力。它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烁,香气飘散在辽阔的海洋中。梨树的花朵像凤鸟的纹理,影子在新丰的土地上显得格外美丽。梨的颜色与瑶池的紫色相映成辉,甘甜的味道像大谷的红色那样迷人。如果能遇到汉朝的君主,或许能让他们识得张公的高雅。
李峤(约 704 - 765),字君房,号元白,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梨花的美丽与丰收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李峤的《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梨花的美丽,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开篇“擅美玄光侧”,就为整首诗奠定了美的基调,描绘出梨花在阳光下的光辉。接着“传芳瀚海中”则传达了梨花芬芳四溢的特点,暗示其影响力之广。
“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中,李峤巧妙地将梨花与传说中的凤凰相联系,赋予梨花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质。同时提及的“新丰”,不仅是对梨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也暗示着与地方文化的连接。
整首诗在色彩的描绘上也极为讲究,“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展示了梨花的色彩层次,象征着自然的丰饶与美好。最后的“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期待能在权贵面前展现梨花的高雅,体现了对文化认同与历史传承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高雅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文化认同的渴望,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文化繁荣和诗人内心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李峤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新丰”指的是?
A. 地名
B. 人名
C. 事件
诗中“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的意思是?
A. 描述梨花的颜色
B. 比较梨的味道
C. 形容梨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