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19
桂亭依绝巘,兰榭俯回溪。
绮栋鱼鳞出,雕甍凤羽栖。
引泉聊涨沼,凿磴且通蹊。
席上山花落,帘前野树低。
弋林开曙景,钓渚发晴霓。
狎水惊梁雁,临风听楚鸡。
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桂花亭依偎在陡峭的山崖上,兰花阁俯瞰着蜿蜒的溪流。
华丽的屋顶如鱼鳞般闪耀,雕刻的屋檐上栖息着凤凰的羽毛。
引泉水来填满池沼,凿石阶以通达小路。
席上落满了山花,帘前的野树低垂。
在树林中,曙光开启了新的景象,钓鱼的水边,晴空中映出彩虹。
水边的雁被惊起,微风中听到楚鸡的鸣叫。
再看那题写在柳叶上的字,更增添了对桐树荫凉的喜爱。
李峤(约697年-763年),字君屿,号紫微,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李峤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朝廷,身处唐代盛世,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这首诗创作于李峤与友人游玩的闲暇时光,描绘了王屋山的美丽风光和游玩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是一首描绘王屋山美丽风光的诗作。诗中描写了亭台楼阁、溪水潺潺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游玩时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桂亭”、“兰榭”等,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雅的环境,令人向往。诗中描绘了引泉的流淌、山花的飘落,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风拂面、鸟鸣声声的宁静。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展现了作者在游玩中的思考与悟道,柳叶上的题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地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突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桂亭依绝巘”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亭子的高耸;“绮栋鱼鳞出”则用比喻形容屋顶的华丽;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快乐和思考。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亭子是用什么建造的?
“引泉聊涨沼”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鸡”指的是哪一种鸟?
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山水的景色,但更加注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平静,而李峤的诗则更侧重于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乐趣,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