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06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这座城四面被高山环绕,真是个富饶的地方;
三条河流在这里交汇,构成了洛阳的都城。
飞云在高楼上缭绕,阳光照耀着南方的角落;
独自降落的仙人凤,惊动了成群的御史乌鸦。
为了捍卫国土,边疆的将士不怕万里征途,
誓言保卫家园,抵御匈奴的侵扰。
诗中提到的“仙人凤”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有关,象征着国家的祥瑞与安宁。而“匈奴”则是指古代北方民族,代表着外来侵略的威胁,这种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定与边疆安全的关切。
李峤(约694年-758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右拾遗,曾任职于中书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边塞风光,作品中常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国家富强,社会安定,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风光,表达对国家和平安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外敌入侵的警惕。
《城》这首诗通过描绘城池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土安全和繁荣的向往。开篇“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将丰饶的地理环境与政治中心相结合,表现出这座城市的富饶和重要性。接着“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用生动的景象描绘出高阔的天空与明亮的阳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中间的“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则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大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则回归到现实,表达了边疆将士们捍卫家国的决心,展现出一种英勇的气概,令人振奋。整首诗情景交融,以自然风光引出国家安宁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唐诗的气势与情怀。
整首诗以描绘城池的壮丽为起点,进而引入对国家安宁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热爱与对边疆安全的忧虑,情感基调深沉而又激昂。
诗中提到的“三河”指的是?
“独下仙人凤”中的“仙人凤”象征什么?
“何辞一万里”表达了何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