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39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时光如白玉烛般流逝,年头已尽,而铜制的时钟滴答声仍然漫长。池水冷得结成冰,夜晚的寒冷使得庭院里积满了清晨的霜。兰花的心情尚未动摇,梅花的院子似乎即将绽放芬芳。徘徊在岁末之际,回首凝望春天的光辉。
李峤(约634年-约684年),唐代诗人,字太白,号少游,原籍河东,后居长安。李峤以其唐诗的清丽、婉约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继承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
《十二月奉教作》创作于岁末,诗人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末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春天的渴望。开头两句以“玉烛”和“铜史”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年末的到来。冬天的寒冷让池水凝结,庭院积满了霜,营造出了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传达出一种期待的情感,尽管外界环境依然寒冷,但内心的情感与希望却在悄然生长。最后两句以“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收束,表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即将过去的年的不舍,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现实的寒冷,又有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希望。
诗中“玉烛”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时间流逝
C. 寒冷
D. 春天
“庭寒积曙霜”中“曙霜”指的是什么?
A. 晨曦
B. 霜
C. 雪
D. 雾
这首诗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愤怒
B. 期待
C. 忧伤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