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05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作者: 苏轼 〔宋代〕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
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
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无情的流水与多情的客人,劝我好像曾经相识。
杯子送到手中不要推辞,这样的交情难得。
在曲水池边,细小的字迹又写下了年月。
还面对那茂密的森林和修长的竹子,仿佛是永和节时的景象。
纤细的素手如霜雪般洁白,笑着把秋天的花插在发间。
在酒杯前不要怨恨歌声哽咽,毕竟这还是轻轻的别离。
此去翱翔,愿遍游玉堂金阙。
想问再来何时,恐怕已经白了头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作品常体现人生哲理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在经历了政治风波与人生起伏后,诗人借饮酒作乐来表达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苏轼的《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是一首兼具情感与哲理的词。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无情流水”与“多情客”的对比,展现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微妙。水流无情,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而多情的客人则代表了人对友谊与情感的珍视。
词中描绘的场景如“曲水池上”和“茂林修竹”,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诗人用“纤纤素手如霜雪”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进一步渲染了词中温暖的氛围。尽管歌词中有“轻别”的情感,但诗人依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愿意“翱翔”于美好的境界。
苏轼的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真挚,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这种矛盾与统一的情感,恰恰是人生的常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智慧与艺术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情流水”指的是什么?
“纤纤素手如霜雪”中的“霜雪”比喻什么?
诗人在词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