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朱光庭初夏》

时间: 2025-08-08 04:40:34

诗句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4:40:34

原文展示

次韵朱光庭初夏
苏轼

朝罢人人识郑崇,
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
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
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
牛蚁新除病后聪。

白话文翻译

早晨结束后,大家都知道郑崇的名声,
他的声音宛如走在地面上的步声。
躺着听到稀疏的梧桐树下雨声,
独自吟咏微凉的殿阁风。
谏苑里,君王正在继续承接事业,
而我想在醉乡中寻访无功之地。
惬意地躺在枕头上,谁会来叫醒我呢?
牛蚁新除,病后恢复了聪明才智。

注释

  • 郑崇:指郑虔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 疏响:稀疏的声音,这里指雨声。
  • 微凉:略微的凉意。
  • 谏苑:指谏官所在的地方。
  • 承业:继承事业。
  • 陶然:心情愉悦的样子。
  • 牛蚁:指牛和蚂蚁,寓意勤勉和聪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在文学上成就卓著,诗、词、文皆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刻的诗意而闻名。

创作背景

《次韵朱光庭初夏》写于初夏时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清新气息的感受,以及对政治生活的思考。朱光庭是苏轼的好友,此诗是对朱光庭初夏吟咏的应和,展现了诗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初夏的气息,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提到郑崇,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们对名声的重视。接着,诗人描绘了初夏梧桐树下雨声的细腻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凉、安静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以“卧闻疏响”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表明他宁愿沉浸于自然的宁静中,而不愿被世俗的喧嚣所扰。

在后面的诗句中,苏轼提到谏苑和君王的承业,显示了他对政治局势的关注,但同时他又自嘲地想要去“醉乡”中寻求无功的安宁,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他在病后恢复聪明才智的愉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自我心境的追求。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政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罢人人识郑崇,
    早晨结束后,大家都知道郑崇的名声。

    • 描述了一种社会状态,反映了名声的影响力。
  2. 直声如在履声中。
    他的声音宛如走在地面上的步声。

    • 使用了比喻手法,强调郑崇的声名显赫。
  3. 卧闻疏响梧桐雨,
    躺着听到稀疏的梧桐树下雨声。

    • 通过感官描写营造出清凉的氛围。
  4. 独咏微凉殿阁风。
    独自吟咏微凉的殿阁风。

    • 体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5. 谏苑君方续承业,
    谏苑里,君王正在继续承接事业。

    • 指出政治生活的延续与繁忙。
  6. 醉乡我欲访无功。
    而我想在醉乡中寻访无功之地。

    • 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逃避。
  7. 陶然一枕谁呼觉,
    惬意地躺在枕头上,谁会来叫醒我呢?

    •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牛蚁新除病后聪。
    牛蚁新除,病后恢复了聪明才智。

    • 以牛和蚂蚁象征聪明和勤勉,展示了对生命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直声如在履声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的声名。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卧闻疏响”赋予声音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苏轼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通过对初夏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反映出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着高洁和清雅的品格。
  • 雨声: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 殿阁风:象征着官场的清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郑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苏轼
    B. 郑虔崇
    C. 朱光庭

  2.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陶然一枕谁呼觉”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A. 惊慌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次韵朱光庭初夏》与唐诗《春晓》对比: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苏轼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春晓》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各种关于宋代诗人的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虞美人 高凉邀游鹭岛,夜宿古雷,茗坐清话,听和轩吹箫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仑西以明妃图题词见示,即用原调次韵,再题红梅绣品 虞美人 春绣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虞美人 虞美人 初夏 虞美人 陈路若窹轩酒坐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摆桌 以锥餐壶 松梅丸 豆字旁的字 肌无完肤 急急巴巴 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剧院 不足挂齿 踌躇不前 广字头的字 鹿巷 忧喜交集 包含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