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39:35
叶密雨偏重,枝垂雾不消。
会看晴日后,依旧拂云霄。
叶子茂密,雨水在上面显得格外沉重;树枝低垂,雾气仍然没有散去。
等到晴天来到时,它依然会轻轻拂动云霄。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竹林的雨雾景象,表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心境的交融,符合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文人气质。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李清照并称。秦观的词风婉约细腻,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秦观的创作巅峰时期。诗人在此时常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变化与美丽,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
《题苏轼雨竹图》描绘了一个雨后竹林的宁静景象。诗开头用“叶密雨偏重”表现出雨水压在竹叶上,给人一种沉重而又生动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枝垂雾不消”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氛围,雾气缭绕,意境朦胧,给人以遐想空间。最后两句“会看晴日后,依旧拂云霄”则引入了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期待与向往。这种期待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憧憬,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雨后竹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叶密雨偏重”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依旧拂云霄”中,“拂”字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描绘竹林来表达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