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50:04
调笑令·莺莺
作者: 秦观 〔宋代〕
春梦,神仙洞。
冉冉拂墙花影动。
西厢待月知谁共?
更觉玉人情重。
红娘深夜行云送,
困亸钗横金凤。
春天的梦境,仿佛进入了神仙的洞府。
微微拂动的花影在墙上轻轻摇曳。
西厢房里等着明月,不知和谁一起共享这良辰美景?
越发感到那玉人(指女子)情意深重。
红娘在夜深人静时像云一样悄悄送行,
她疲惫地靠着金凤钗,眼睛半闭,似乎想要入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白,号淮海,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爱情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秦观的作品在当时与李清照等人齐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调笑令·莺莺》创作于秦观的早期,正值北宋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人笔下的爱情题材愈加受到重视。该词表现出对恋爱过程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调笑令·莺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梦境与对爱情的期待。全词通过对春梦的描绘,引入神仙洞的美好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氛围。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西厢”,暗示了爱情的秘密与隐秘,等待着明月的时刻,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深深的渴望与期待。
“更觉玉人情重”一句,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描绘了那种心心相印的情感。最后,红娘的出现为词作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她在夜色中默默送行,象征着爱情的桥梁,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梦境与爱情的美好,反映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珍视。秦观用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情感和甜美的遐想。
逐句解析:
春梦,神仙洞。
描绘了春天的梦境,仿佛置身于仙境,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冉冉拂墙花影动。
细腻地描写了墙上花影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浪漫的氛围。
西厢待月知谁共?
西厢房中等待月亮升起,思考着与谁共享这份美好,暗示着孤独与期待。
更觉玉人情重。
对爱人的思念愈加深重,表达了对爱情的强烈感受。
红娘深夜行云送,
红娘在夜里悄然送行,象征着爱情的支持者,暗示着情感的传递。
困亸钗横金凤。
红娘疲惫地倚靠着金凤钗,描绘出一种温柔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深切的思念,展现了爱情的美丽与脆弱,使人感受到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红娘”指代的是谁?
填空题:诗中“更觉玉人情重”表达了对_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厢”是指一个房间。(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一题材的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激烈,而秦观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描绘,表达出一种柔和与期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