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苏廷尉子仁写程征君君衡北溪幽居图》

时间: 2025-05-12 06:52:07

诗句

新安溪水清绝尘,轻舠下可数鱼鳞。

溪边直钓非渔父,溪畔幽居有逸民。

风扫波文绉成縠,雨过溪毛细于发。

欲雨先嘘白岳云,层波碎泻黄山月。

廷尉先生今虎头,赠君䌟纸写沧洲。

只知看画矜幽胜,忘却身从画里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6:52:07

原文展示:

题苏廷尉子仁写程征君君衡北溪幽居图
朱多炡

新安溪水清绝尘,轻舠下可数鱼鳞。
溪边直钓非渔父,溪畔幽居有逸民。
风扫波文绉成縠,雨过溪毛细于发。
欲雨先嘘白岳云,层波碎泻黄山月。
廷尉先生今虎头,赠君䌟纸写沧洲。
只知看画矜幽胜,忘却身从画里游。

白话文翻译:

新安的溪水清澈得没有尘埃,轻轻地划船下去可以数得见水中的鱼鳞。
溪边钓鱼的不是渔夫,而是在溪畔隐居的闲人。
风拂过水面,波纹像绉纱一样,雨过后溪水细腻如发丝。
想要下雨时,先吹动白岳的云层,层层波浪打碎了黄山上的月光。
廷尉先生的画作如同虎头一般,赠予你这幅写有沧洲的纸。
只知道看画欣赏那幽静的美景,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在画中游玩。

注释:

  • 新安: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 轻舠:轻轻划动小船。
  • 鱼鳞:鱼身上的鳞片,象征清澈的水。
  • 逸民:隐居生活的人,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 波文绉成縠:波纹像绉纱那样细腻。
  • 欲雨先嘘:欲要下雨时,先吹动云层。
  • 廷尉:古代官职,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
  • 䌟纸:一种纸张,可能指较为精美的纸。
  • 沧洲:指幽静的地方,象征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多炡(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惭庵,晚号白云山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朱多炡游历新安时,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溪的自然景色,诗人在静谧的溪边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和宁静。开篇以“新安溪水清绝尘”引入,展现了溪水的清澈和人们的闲适。诗中通过“轻舠下可数鱼鳞”描绘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仿佛人们在这片幽静之地能够超越现实的烦恼。接着,诗人以“溪边直钓非渔父”强调人在自然中回归本真,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风扫波文绉成縠”、“雨过溪毛细于发”,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美好。尤其是“欲雨先嘘白岳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深刻的观察力。最后,通过“只知看画矜幽胜,忘却身从画里游”的句子,诗人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与艺术中的迷失与陶醉。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富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安溪水清绝尘:描绘了新安溪水的清澈,仿佛没有一丝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轻舠下可数鱼鳞:轻轻划动的小船,使得水面清晰可见,鱼鳞在阳光下闪烁,体现了水的清澈。
  3. 溪边直钓非渔父:这里的钓者并非渔夫,而是隐居者,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4. 溪畔幽居有逸民:在溪边生活的人,追求的是一种清静而自由的生活。
  5. 风扫波文绉成縠:风吹动水面,波纹像绉纱一样细腻,充满诗意。
  6. 雨过溪毛细于发:雨水过后,溪水细腻如发丝,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柔美。
  7. 欲雨先嘘白岳云: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想要下雨时,云层开始变化。
  8. 层波碎泻黄山月:层层波浪将黄山的月光打碎,描绘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9. 廷尉先生今虎头:提到朋友廷尉,暗示其画作的气势如虎头般威猛。
  10. 赠君䌟纸写沧洲:赠送的画作在纸上描绘了幽静的沧洲,象征着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11. 只知看画矜幽胜:最后,诗人感叹人们只知道欣赏画作的美,而忘却了生活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层波碎泻黄山月”,将波浪与月光联系,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如“风扫波文”,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安溪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诗人在自然与艺术之间游走,强调了艺术欣赏与生命体验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清澈与宁静。
  • 鱼鳞: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纯净。
  • 风波:象征变化与流动。
  • 白岳云:代表自然的变化与不可捉摸。
  • 黄山月: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安溪”位于哪个省? A. 安徽省
    B. 浙江省
    C. 福建省

  2. “溪边直钓非渔父”中“渔父”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正常渔夫
    B. 隐居者
    C. 商人

  3. 诗中提到“风扫波文绉成縠”,这里的“波文”指的是什么? A. 水波的纹路
    B. 风的形状
    C. 云彩的样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孤独与思乡之情。
  • 《静夜思》: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浓厚。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朱多炡诗选》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寿徐大参·九月二十六) 水调歌头(次黄舜举登姑苏台韵)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京口)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戊戍自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铢累寸积 包含椎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率土归心 四海晏然 招权纳赂 说古话 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消杀 你懑 戈字旁的字 堙厄 俯拾地芥 八字旁的字 心腹之害 丿字旁的字 包含掉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