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1:02
驰逐三军出楚关,
白头慈母望生还。
归魂不到闽溪月,
飞度临濠若个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校尉出征的情景:他奔赴楚关,三军出发,身为战士的他让白发的母亲在家中苦苦盼望他的平安归来。然而,归魂却无法回到故乡的闽溪,仿佛在临濠的某个山头静静漂浮着。
“楚关”可追溯至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关口,象征着战士们征战的艰辛与牺牲。“白头慈母”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母亲形象,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对儿女的担忧。
作者介绍:王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写诗著称,作品多流传于民间,风格质朴而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诗作出现在战争频繁的时代,许多年轻人都要参军,作者借此诗表现了对战士的同情及对母亲的关怀。
《挽送校尉》是一首表达战士出征及母亲担忧的诗作,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士出征的壮丽场景和母亲在家中默默的期待。开头两句“驰逐三军出楚关,白头慈母望生还”直接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和母爱的深沉,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无奈与忧伤。接下来的“归魂不到闽溪月,飞度临濠若个山”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战士归魂的无奈与母亲希望的渺茫。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家庭的牵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和母亲的忧虑,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悲痛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驰逐三军”是指什么?
“白头慈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归魂”象征什么?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