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时间: 2025-07-28 11:35:53

诗句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

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35:53

原文展示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分别已经十多年,每当有人来问起你的情况时,我总是说你依然神采奕奕,清秀如竹,连你白发的稀疏映在霜光中也显得格外清雅。

注释

字词注释

  • 与君:与您,指代对方。
  • 一别:一次分别,意指分别的时间。
  • 十年馀:十年以上,表示时间的久远。
  • 每见:每次见到。
  • 问起居:询问生活起居。
  • 尽说:全部说,表示对方的状态。
  • 丰神清似竹:形容气质清新如竹。
  • 霜明须发影疏疏:形容白发如霜,稀疏而清晰。

典故解析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正直,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气质。
  • 霜明:指清晨的霜光,常用来形容清冷而明亮的景象,寓意着人的白发和岁月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明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融入自然意象,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绂与俞朝宗分别多年后,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其近况的关注。诗中通过竹的意象,展现了对朋友品德与风采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前两句“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勾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十年的分别让人倍感时光的流逝,然而这种离愁却并没有沉重的悲伤,而是蕴含着对旧友的关心与期待。接下来的“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则转向对友人形象的描绘,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正直,作者用这个意象来形容朋友的风采,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高度认可。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象鲜明,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又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凸显了诗人高雅的情趣与深沉的情感。诗中语气轻松而不失深邃,体现了王绂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君一别十年馀: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已有十多年,时间的流逝引发了对彼此的思念。
  2. 每见人来问起居:每当有人提起对方的生活情况,显示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
  3. 尽说丰神清似竹:用清丽的竹子比喻友人的风采,展现其高尚的品格。
  4. 霜明须发影疏疏:描绘友人的白发,映衬出岁月的痕迹,但依然清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气质比作竹子,象征高洁与清新。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代表友人的品德。
  • :指代岁月的流逝,象征着老去和白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绂与俞朝宗分别了多少年?

    • A. 五年
    • B. 十年
    • C. 二十年
  2. 诗中用什么意象来形容朋友的风采?

    • A. 花
    • B. 竹
    • C. 松
  3. 诗中的“霜明须发影疏疏”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朋友的年轻
    • B. 朋友的白发与岁月
    • C. 朋友的快乐

答案

  1. B. 十年
  2. B. 竹
  3. B. 朋友的白发与岁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绂的《写竹寄俞朝宗先生》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情感,而王绂则强调友人品德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绂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送崔琦赴宣州幕 江行次武昌县 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 送畅当 送抚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婿) 春游东潭 送陕府王司法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 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兼寄赵侍郎赵卿拜陵未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食钟鸣 亠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恣睢自用 洋货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工民 万物之情 白脸 二者必居其一 走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聊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兰 亚卿 进贤任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