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8:26
奉送李彦国还庐陵
张孝祥 〔宋代〕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李生(李彦国)从岭南而来,手中夹着一束书卷。
在萧寺用食箪寄宿,日夜勤奋地阅读。
其他的年轻人都让出风头,他的文笔写作翻手即来。
小试一番并不能穷尽他的才华,未来的成就真可预见。
村中那位老仙人,曾在玉堂中与他共宿。
高洁的品行愈发显露,名声在南北之间广为流传。
在掖垣中我所畏惧的朋友,不在乎万钟的荣华。
卷起书籍藏在一丘之下,功业所迫而被逐。
你归来问我道理,我只希望能储存些许的谷物。
富贵不过是偶然之事,我想要的是金玉满堂。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良弼,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词人,兼擅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文风清新流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彦国即将返回故乡庐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诗中流露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
《奉送李彦国还庐陵》是张孝祥寄情于友人的一首诗,融入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开头两句以李彦国的求学生活为引子,描绘了他在萧寺的勤学精神,展现了知识对于个体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与李彦国的未来成就的预言,传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与期待,表现出对年轻人才的欣赏。
中间几句提及了老仙伯的高洁品德,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才华的关系,诗人对这种高洁之人心生敬畏,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最后几句则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强调了积蓄内涵与智慧的重要性,表明了自己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选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高尚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李彦国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对道德的崇尚以及对名利的淡薄,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彦国来自哪里?
诗中提到的“老仙伯”指的是?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