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03
施判官赴饶州
梅尧臣
昔日里中旧,今为幙下英。
烟波归楚国,风月满都城。
食有江鱼美,时无羽檄惊。
他年傥行县,肯使折腰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往日的亲切感如今转换为身处官场的孤独与责任。烟波浩淼的江水让我想起了楚国的故乡,城中风景如画,月色迷人。美味的江鱼常常让人垂涎,但在这官场中,却没有朝廷的召唤与惊扰。若干年后我若仍在地方任职,是否会有心人来迎接我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乡土、山水为题材。他的诗歌受到了当时文人环境的影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施判官赴饶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描述自己官场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昔日里中旧,今为幙下英”中,诗人用“昔日”与“今”为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变化与对过往的缅怀。在“烟波归楚国,风月满都城”中,“烟波”与“风月”的描写,不仅展现出自然美的意境,也隐含了诗人对楚地的深情。后两句通过对美味的江鱼的描绘与对官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落感与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他年傥行县,肯使折腰迎”,更是流露出他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思索,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食有江鱼美”中,江鱼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羽檄”是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的《施判官赴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