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24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作者: 韦应物
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
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
萧萧陟连冈,莽莽望空陂。
风截雁嘹唳,云惨树参差。
高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
当暌一酌恨,况此两旬期。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向朋友寄情的情景。诗中提到,宰相掌管着淮河以南的地区,而其他国家则像流星一样迅速行驶。晨雾弥漫,骑士们在野外奔驰,霜冻的旗帜在寒风中撕裂。萧萧的风声伴随着连绵的山冈,空旷的水面上显得格外莽撞。风中传来大雁的鸣叫,云朵在树木间掩映,显得阴沉。夜晚的高斋下,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中的松树和桂花上。面对这段时间的离别,我不禁生出一丝饮酒的惆怅,何况我们已经有两个多月未能相聚。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高斋明月夜”,常用来描绘诗人独自在高处享受宁静夜景的场景,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9),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之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相聚的惆怅。诗人在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是一首充满旅途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的古诗。整首诗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画面,结合个人情怀,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对好友的思念。开篇以“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引出背景,展示了祖国的辽阔与政治的纷繁,接着转入自然景色的描写,雾气、霜冻以及风中大雁的鸣叫,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自然的美丽上,而是通过“高斋明月夜”这一意象,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当暌一酌恨,况此两旬期”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唐诗中常常被提及,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情的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离别中产生的惆怅,同时体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上宰领淮右”,此句的意思是:
A. 宰相治理淮河以南的地区
B. 淮河水流湍急
C. 诗人在淮河游玩
“高斋明月夜”这一句主要表达了:
A. 诗人的快乐心情
B. 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C. 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的聚会
B. 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
C. 对未来的乐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