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神静师院》

时间: 2025-05-21 09:33:25

诗句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33:25

原文展示:

神静师院
韦应物 〔唐代〕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宁静的院落。院落中青苔覆盖的小巷四处可见,林间的露水轻轻弥漫。佛经的声音在深竹之间回响,而高雅的书斋则独自关上了门。诗人喜欢在树下休憩,倾听鸟儿在晨光中欢快的鸣叫。此时,他陶醉于这份静谧的乐趣,已与世俗的烦扰渐行渐远。


注释:

  • 青苔:指生长在阴湿处的青色苔藓,象征幽静的环境。
  • 幽巷:指小巷,给人一种幽静、隐秘的感觉。
  • 露气:指清晨的露水,充满生机和清新的气息。
  • 经声:指佛教经典的诵读声,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修行。
  • 深竹:指竹林深处,增添了诗的幽静氛围。
  • 高斋:指高雅的书房或书斋,象征着学问和清静。
  • 岚岭:指有雾气的山岭,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 悦朝晖:指鸟儿在晨光中欢快地鸣叫。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清静、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源于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晚号青莲居士。韦应物生于盛唐,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韦应物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安宁。身为士人,他渴望逃离世俗纷扰,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活。


诗歌鉴赏:

《神静师院》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前两句通过青苔和新林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提到的“经声在深竹”,让人联想到在竹林中诵读经典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认同。

诗中的“高斋独掩扉”则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隔离,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继而提到“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描绘了诗人静坐树下,欣赏晨光中鸟鸣的惬意场景,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生活。

最后一句“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宁静之中的乐趣,已与世俗的喧嚣渐行渐远,体现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和内心修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苔幽巷遍:描绘了院落四周青苔覆盖的小巷,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新林露气微:新生的树林中,晨露轻轻弥漫,象征生机与清新。
  3. 经声在深竹:佛经的诵读声在竹林深处回响,增加了内心的宁静。
  4. 高斋独掩扉:高雅的书斋关闭,象征诗人与世隔绝的态度。
  5. 憩树爱岚岭:在树下歇息,欣赏有雾的山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6. 听禽悦朝晖:倾听鸟儿在晨光中欢快的鸣叫,充满生机和愉悦。
  7. 方耽静中趣:沉浸于宁静的乐趣,享受内心的平和。
  8. 自与尘事违:与世俗的烦扰渐行渐远,体现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苔和露气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环境的幽静与清新。
  • 对仗:如“高斋独掩扉”与“憩树爱岚岭”,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悦”的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安宁与清静,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和谐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苔:象征幽静、自然。
  2. 幽巷:代表宁静、隐秘的空间。
  3. 新林:象征生机与希望。
  4. 经声:代表修行与内心的平和。
  5. 高斋:象征学问与内心的修养。
  6. 岚岭: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朦胧。
  7. 禽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苔”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幽静的环境
    C. 书香气息
    答案:B

  2. 诗人“独掩扉”是为了? A. 保护书籍
    B. 隔绝烦扰
    C. 享受音乐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听禽悦朝晖”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3.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子》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月光与《神静师院》的晨光,均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韦应物的隐逸情怀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全唐诗》
  3. 《韦应物集》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深入理解《神静师院》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一剪梅 吴门客舍初度作 一剪梅·云水乡中即是家 一剪梅 其二 春情 一剪梅 寿俞子中紫芝 一剪梅 一剪梅 闻云姜渡河信 一剪梅 其一 理绣 一剪梅 其二 题画扇 一剪梅 其一 闺词 一剪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轩宫 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立锥之地 素波银涛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女字旁的字 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狐踪兔穴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其它 依怀 鼻字旁的字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否终则泰 反犬旁的字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赤字旁的字 挑菜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