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3
哭谭户录二首
作者: 刘克庄
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钱。
客来临旅殡,官为雇归船。
通德梳新髻,童乌拾旧编。
伤心邻巷里,废宅锁塞烟。
全诗翻译:
我心中有千年的抱负,但口袋里却没有一文钱。客人来临,停留在旅途中的殡仪馆,官府则雇佣船只送他们回去。美丽的姑娘梳理着新发髻,而小孩们在捡拾旧的发饰。令人伤心的是,邻巷里,曾经繁华的宅子如今已被锁住,烟雾弥漫,显得十分荒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作者通过描写个人的贫困与社会的变迁,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繁华不再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复,号景山,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与个人失落的交织,创作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凋敝之时。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表达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悲伤,反映了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
《哭谭户录二首》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宏大抱负与现实的极度贫困之间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接下来的“客来临旅殡,官为雇归船”,则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客人来到殡仪馆,仿佛生命的尽头,官府的冷酷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助。
而“通德梳新髻,童乌拾旧编”中,通德的美丽与童乌的天真形成鲜明对比,映射出社会的不同层面:一方面是年轻女子的生机与希望,另一方面则是儿童在废墟中拾取旧物的无奈,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荒凉与失落。
最后一句“伤心邻巷里,废宅锁塞烟”,更是点出全诗的情感基调,昔日繁华的宅院已变得荒凉,锁门闭户,烟霭弥漫,令人心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个体的无力,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流露出强烈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钱”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抱负与现实的对比
C. 诗人的旅行经历
“通德梳新髻”中的“通德”指的是:
A. 贫穷的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旧时的发饰
诗中“伤心邻巷里,废宅锁塞烟”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与荒凉
B. 欢乐与希望
C. 忍耐与坚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