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39:43
已盲犹赤痛,久不出鸡窠。
丹荔曾遗毒,青灯亦一魔。
抛书无味甚,节腹柰馋何。
二痴依然在,徒劳问眼科。
我已失明,眼中仍感到刺痛,已经很久没有走出过家门。
曾因丹荔而遭受毒害,青灯下的寂寞同样像是一种魔力。
抛下书本,感觉无趣至极,吃饭时却又无法抵挡诱惑。
这两种痴迷的情绪依旧在,白白向眼科医生询问治疗的方法。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郊,号天池,南宋时期诗人、词人。他在诗词创作上受到唐诗的影响,风格多变,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他身处困境,失明和孤独的状态。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痛苦和欲望的深刻思考,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内心的挣扎。
《左目》通过浓厚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失明后生活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已盲犹赤痛”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失明状态,结合“久不出鸡窠”,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无法逃脱。
接着,诗人提到“丹荔曾遗毒”,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暗示了对欲望的警惕。荔枝的诱惑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而“青灯亦一魔”则深化了孤独感,青灯下的夜晚充满了无尽的寂寞,让人感到魔幻般的沉重。
“抛书无味甚”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放弃,体现出他在失明后对生活意义的迷茫。而“节腹柰馋何”则生动地表现了人在欲望面前的无力感。最后一句“二痴依然在,徒劳问眼科”则形成了全诗的高潮,诗人无奈地承认自己的痴迷与痛苦,向眼科医生的求助显得徒劳无益,令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凝练,表现了人在失去光明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受。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失去光明后的孤独感、对欲望的挣扎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在困境中内心的无奈与绝望。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丹荔”表达了对什么的警惕?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王维的《相思》对比,刘克庄的《左目》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而王维则通过自然境界展现了思念的愁苦,虽然主题相似,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