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黄、刘二尊师》

时间: 2025-04-30 21:21:04

诗句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1:04

原文展示

寄黄、刘二尊师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白话文翻译

两位道士住在庐山的两座山峰上,
他们伸展手掌,与白云相接,
在阳光温暖的初晨,洗净了头发。
宁静的夜晚,真诚的伴侣降临,
焚香的烟雾弥漫在空旷的虚空中。
在这其中有无为的乐趣,
自然而然地与世俗分离。
道教的尊者是不可屈服的,
符咒的守护又怎能有闲暇呢?
我在高高的书房向你们致以敬意,
希望你们能示给我一部经典著作。

注释

  • 庐山:指中国江西省的庐山,著名的道教和风景名胜区。
  • 道士:修道之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者。
  • 矫掌:意为伸展手掌,形象地描绘道士与自然的互动。
  • 晞发:洗净头发,象征清净。
  • 真侣:真正的伴侣,指志同道合的人。
  • 无为乐:无所作为的快乐,是道教思想的核心。
  • 道尊:指道教的尊者,强调其坚定的信仰。
  • 符守:指道教的符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盛名于诗歌与散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在庐山游历期间,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他对道士生活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寄黄、刘二尊师》是一首充满道家思想和自然情怀的诗作。在这首诗中,韦应物通过描绘庐山的道士生活,表达了对道教的敬仰,以及对无为而治、与世无争的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以“庐山两道士”入题,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道士在山间独处,象征着他们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接着,诗中描绘道士的生活细节,如“矫掌白云表”,展现出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士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安详,焚香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同时也暗示着道教的修炼过程。接下来的“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无为而治的哲学认同,道士的快乐源于对自然的领悟与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两句“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强调了道士对信仰的坚持与执着,诗人以“高斋遥致敬”表达了对道士的仰慕与敬意,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智慧。

整首诗在描绘道士的生活时,融入了深厚的道教哲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描述庐山上两位道士,各自隐居在不同的山峰,暗示他们的独立与清净。

  2.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道士伸展手掌,似乎在与白云相接,洗净头发,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清新。

  3.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夜晚降临,真诚的朋友相聚,焚香的烟雾弥漫在空中,呈现出宁静的氛围。

  4.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在宁静中享受无为的快乐,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体现了道家思想。

  5.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强调道士对道教信仰的坚定,符咒的守护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

  6.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诗人向道士致以敬意,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道教经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矫掌白云表”,用手掌比喻道士的动作,与自然相融合。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焚香代表内心的虔诚与对自然的敬畏。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诗歌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对道士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无为而治的哲学认同,展现了韦应物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象征自然与清净,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符号。
  • 道士:代表追求真理与内心平静的修行者。
  • 焚香:象征对神灵的敬仰与心灵的净化。
  • 无为乐:道教思想的核心,表达对自然状态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道士住在哪座山上? A. 泰山
    B. 庐山
    C. 华山
    答案:B. 庐山

  2. 诗中提到的“无为乐”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功名
    B. 享受自然的宁静
    C. 与世争斗
    答案:B. 享受自然的宁静

  3. 诗人在最后希望道士能示给他什么? A. 一本书
    B. 一部经典
    C. 一份礼物
    答案:B. 一部经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庐山绝顶》(李白)
    同样以庐山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王维)
    通过山水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隐逸与宁静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十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题虞美人 菩萨蛮 菩萨蛮回文 其三 菩萨蛮 其六 读书 菩萨蛮 新月夜 菩萨蛮 奉答圣陶尊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息力 叨在知己 骈赘 龍字旁的字 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谄上欺下 浮生切响 大字旁的字 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飒爽英姿 金缕衣 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找麻烦 禾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豺獭 理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