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5:03
有客携家酿,敲门访病翁。
一春寒食过,幽寺晚晴中。
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
牢愁赖君破,归意莫匆匆。
有位客人带着自家酿的美酒,敲门来探望生病的老翁。
经历了一个春天的寒食节,傍晚的幽静寺院中阳光明媚。
嫩绿的竹子扶着屋檐,地上覆盖着凋零的花瓣。
因有你来解开心中的忧愁,归家的心情却不要太匆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子翚,号东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春寒食节之后,可能是在一个清幽的寺庙中创作。诗人因病卧床,好友来访,带来了温暖和慰藉,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感激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友人携酒来访为引,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转向描绘环境,春天的寒食节已经过去,幽静的寺庙在晚晴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诗中的“嫩竹”和“残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引导出诗的情感核心,诗人在与友人相聚中感受到忧愁的解除,同时又提醒自己不要急于返回,放慢脚步,享受当下的人生。这种内心的转变和情感的深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友谊的歌颂,更是对生活的深思与领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有客携家酿,敲门访病翁。
描绘了一位朋友带着自家酿的酒,特意前来探望生病的老者,表达了友谊的温暖。
一春寒食过,幽寺晚晴中。
提到寒食节的过去,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
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嫩竹象征新生,残花则暗示着凋零,形成对比。
牢愁赖君破,归意莫匆匆。
友人的到来使诗人的忧愁得到解除,强调在此刻的宁静中,心态应当放松,不必急于返回。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友人来访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在喧嚣中寻求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人生哲思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寒食节
诗中“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新生与凋零
B. 春天的繁华
C. 友谊的温暖
D. 生命的希望
诗人希望读者在归家的心情上应该如何?
A. 匆忙归去
B. 细细品味
C. 忘记一切
D. 早早回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作品均以友谊与自然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