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4:50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
嘲哳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巴人峡里自闻猿,燕客水头空击筑。
山鸲鹆,一生不及双黄鹄。
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群族。
鸣相逐,啄残粟,食不足。
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
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
山鸲鹆常在这山中吟唱古老的树木。
它们在空谷中嘲哳相呼,哀鸣的声音千变万化,犹如成曲。
江南的流亡者悲叹自己的放逐,倚树倾听,心情断断续续。
巴人峡中自有猿声传来,燕客在水边空自击筑。
山鸲鹆的一生,远不及双黄鹄那样高贵。
清晨去秋田啄食残存的谷物,傍晚返回寒林中呼啸群族。
鸣叫声相互追逐,啄食残粟,食物不足。
青云渺渺,已无力飞翔,白露苍苍,依偎在枝头宿息。
不知为何守在空山,万壑千峰,独自愁苦。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蕴含哲理,关注人生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山鸲鹆的生活,隐喻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山鸲鹆歌》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山鸲鹆的鸣叫和生活,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鸟儿在古木间吟唱,表达了它们对生活的执着与挣扎。这种鸣叫声在空谷回荡,既有欢乐的嘲哳,也有哀伤的变奏,显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诗中提到“江南逐臣悲放逐”,引入了流亡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主题。诗人不仅关注鸟的生存状态,也将视角扩展到人类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流离。最后,诗人以“万壑千峰自愁独”结束,强调了自我孤独的感受,与自然的壮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山鸲鹆的生活描绘,展现了孤独、流亡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鸲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富贵
D. 忧愁
“倚树听之心断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满足
D. 兴奋
诗中提到的“江南逐臣”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流亡者
C. 商人
D. 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