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时间: 2025-04-26 21:37:38

诗句

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

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

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38

诗词名称: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
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
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


白话文翻译:

在旧国已经没有家可访,临近离别的时候也羡慕能够回家的游子。
经历了百战之后,经过这里的客人已经很少了。
秋天的草地上,征战的骑兵经过,寒冷的城池背后夕阳西下。
行将进京的我,想必会受到您的问候,但吴楚之地年年饥荒。

注释:

  • 旧国:指的是刘长卿的故乡,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 临歧:临近分离的时刻。
  • 羡归:羡慕能够回家的游子。
  • 途经百战后:经历了许多战争后。
  • 二陵:指的是汉代的两个皇帝陵墓,象征历史和战乱。
  • 秋草:秋天的草地,表现出凋零的意象。
  • 征骑:征战的骑兵。
  • 寒城:指北方的城市,象征寒冷的环境。
  • 蒙顾问:希望得到关心和问候。

典故解析:

  • 二陵:汉武帝和汉昭帝的陵墓,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吴楚:指的是江南地区,历史上常因战乱而遭受饥荒,象征着战乱带来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逢辰,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长卿生活在唐代中期,目睹了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王端公赴都城的场合,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感叹于国家的动荡与战乱。


诗歌鉴赏: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开头两句“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道出了诗人对旧国的思念与对归家的羡慕,情感深厚而真挚。接下来的“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人与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似乎在暗示着历史的无情和人世的变迁。通过“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秋草与寒城相映成趣,深刻地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无奈。最后两句“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隐含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国无家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因故乡已没有可以探访的家。
  2. 临歧亦羡归:临近分别,感到羡慕能够归家的人,表现了离愁别绪。
  3. 途经百战后: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带来的人生感悟与悲伤。
  4. 客过二陵稀:经过历史的遗迹,感叹来往的客人稀少,暗示战争的破坏。
  5. 秋草通征骑:秋天的草地上,征战的骑兵经过,展现出战争的痕迹。
  6. 寒城背落晖:寒冷的城市在夕阳的映照下,形成了凄凉的意象。
  7. 行当蒙顾问:将要到达京城,希望能得到友人的问候。
  8. 吴楚岁频饥:吴楚地区年年遭遇饥荒,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困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体现了诗的工整与对仗美。
  • 意象:通过“秋草”“寒城”“征骑”等意象,传达出孤独与离别的情感。
  • 比喻:将社会动荡比作秋草与寒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祝福、对历史的感悟,及对社会民生的关心。情感上,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国:故乡,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二陵:历史的象征,反映了战乱与时间的流逝。
  • 秋草:象征着凋零与失落,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绪。
  • 寒城:象征着冷酷与孤独,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征骑:代表着战争与动荡,暗示着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陵”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陵墓? A. 汉武帝与汉昭帝
    B. 汉明帝与汉宣帝
    C. 唐玄宗与唐肃宗
    D. 唐太宗与唐高宗

  2. “秋草通征骑”中“秋草”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悲凉
    C. 喜悦
    D. 兴奋

  3. “吴楚岁频饥”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 民生富裕
    B. 战争频繁导致饥荒
    C. 自然灾害
    D. 经济繁荣

答案:

  1. A. 汉武帝与汉昭帝
  2. B. 悲凉
  3. B. 战争频繁导致饥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
  • 高适的《别董大》:同样是送别的主题,但更突显了友情与离愁,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这一唐诗经典之作。

相关查询

谢杜相公 夏晚南墅 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 喜弟及第 溪行 西施篇 西郊 五月宿江阴军葛公绰草堂 芜阴楼上 吴屯驿晓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杂 肉字旁的字 疥癞之患 伤财劳众 包含眉的词语有哪些 鬼哭神号 谷字旁的字 托贸 憉悙 后拥前驱 豆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涕泗横流 县家 目字旁的字 短刀直入 包含括的成语 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