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32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地区,那里曾经有三苗的遗迹,现在秋天的田野上满是五谷。有人来询问周公的税收,想要交回汉朝的俸禄。江城的寒风背后,太阳已经落下,湓水在暮色中与天空相连。南楚的土地在凋零后,疲惫的百姓依靠你(郑判官)的施舍和怜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道济,唐代诗人,生于京兆,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南方,作品以山水和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难,郑判官是诗人好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楚的贫困状况。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与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开头的“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展现了古老与丰收的对比,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土地的沧桑。接着,诗人提到周公税和汉俸钱,表达了对公平治理的期盼与对国家财政的忧虑。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一句,通过寒冷和夕阳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最后的“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直白地表达了对民生困境的关怀,郑判官的慈悲与责任感在此呼之欲出。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深沉的思考转向对友人的祝福,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关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对民生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苗”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的部落
C. 一个城市
答案:B
“江城寒背日”的意思是?
A. 江城的寒冷与日落
B. 江城的温暖
C. 江城的白昼
答案:A
诗人对郑判官的情感是什么?
A. 愤怒
B. 关怀与祝福
C. 忘记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长卿的这首《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前者带有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后者则更多展现个人的情感与友情,二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却都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