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3
端居感怀
作者: 韦应物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孤独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思考。整体而言,作者感叹生活的无常与孤寂,内心的愁苦难以言表。诗中提到的“稚子伤恩绝”意指与亲人间的情感已断,盛时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作者感叹,温暖与凉爽的变化同样乏味,光明与阴暗无从选择。最终,作者在一片空寂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朝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作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晚年,可能受到他身处的孤独环境和人生感悟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和失去亲情的哀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端居感怀》是一首深具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环境中产生的思考与感怀。诗的开头以“沈沈积素抱”入手,便引出了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接下来的“婉婉属之子”,则暗示了亲情的寄托与缺失,展现出家庭对个体情感的影响。整首诗在描写孤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无奈。
韦应物在诗中运用细腻的意象,如“空房欲云暮”和“巢燕亦来止”,渲染出一种宁静却又充满忧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内涵,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失去亲情的深切感怀,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光的无情,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稚子伤恩绝”,指的是失去了什么?
诗中“盛时若流水”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