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时间: 2025-05-03 21:11:58

诗句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余。

惜哉三迳荒,滞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

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

何以开了颜,庭柯作森疏。

月露洗尘翳,天风吹笙竽。

方其寓目时,万象供啸呼。

终然成坐忘,天地犹空虚。

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须臾。

乃知钟鼎丰,未胜山林癯。

渊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誉。

不肯见督邮,归来守旧庐。

可怜骨已朽,后有谁继渠。

愿子副名实,此事吾欲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1:58

诗词名称: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余。
惜哉三迳荒,滞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
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
何以开了颜,庭柯作森疏。
月露洗尘翳,天风吹笙竽。
方其寓目时,万象供啸呼。
终然成坐忘,天地犹空虚。
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须臾。
乃知钟鼎丰,未胜山林癯。
渊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誉。
不肯见督邮,归来守旧庐。
可怜骨已朽,后有谁继渠。
愿子副名实,此事吾欲书。


白话文翻译:

我心怀高远,志向如山川河流,已有所满足,不再贪求其他。可惜这三条小路荒凉,滞留在这偏僻的一隅。小小的住所聊以自适,空荡的园子开辟了杂草丛生。清幽的影子映照在高大的槐树上,气息与西山的风景相伴。何以使我面露笑颜,庭院的树枝稀疏,月光和露水洗净了尘世的阴霾,天风吹拂着笙乐与竽音。正当我寓目时,万象齐聚,供我吟啸呼号。最终我心如止水,天地依然空虚。外面的世界又有什么呢?浮云不过瞬息。于是我明白,钟鼎的丰盈,未必胜过山林的清瘦。陶渊明已逝千年,日月依旧流转着名声与荣誉。我不愿见到督邮,归来守护自己那旧日的茅庐。可怜我的骨头已然腐朽,后面又有谁来继承他的志向呢?我希望你能辅佐名实,这件事我愿意写下。


注释:

  • 丘壑:指山川河流,意指高远的志向。
  • :此处指多余的东西或欲望。
  • 三迳:三条小路,象征荒凉的环境。
  • 小筑:小房子,指简陋的居所。
  • :遮蔽,阴霾。
  • 坐忘:指忘却一切,心如止水的境界。
  • 钟鼎丰:指富贵荣华的象征。
  • 督邮:古时的官职,指地方官员。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追求隐逸生活。
  • 钟鼎丰:古代指富贵的象征,常用来形容家境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石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与义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生活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陶渊明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篇即提及“高怀志丘壑”,表明了诗人心中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接着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则带有一种惆怅的情绪,尤其是“惜哉三迳荒”,感叹世事的荒凉与孤独。诗中“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表明了诗人虽处于简陋的环境中,却能自得其乐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在情感的递进中,诗人通过“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表达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喜爱。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对“钟鼎丰”与“山林癯”的对比中,表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终,诗人以“可怜骨已朽,后有谁继渠”而感伤,表达了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无奈与思考,令人深思。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情感,更是在对整个社会浮华的反思与批判,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怀志丘壑:表达诗人高远的理想与志向,心中有山川的壮阔。
  2. 既足不愿余:已满足于现状,不再贪求多余的东西。
  3. 惜哉三迳荒:感叹周围环境的荒凉与孤独。
  4. 滞彼天一隅:形容自己被困在偏远的地方。
  5. 小筑聊自适:在简陋的居所中找到自得其乐。
  6. 清影吊高槐:描绘出一种宁静之美。
  7. 气与西山俱: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西山融为一体。
  8. 何以开了颜:反问什么能让自己面露笑容。
  9. 庭柯作森疏:庭院中的树木稀疏,象征孤独。
  10. 月露洗尘翳:月光和露水洗净了世俗的尘埃。
  11. 天风吹笙竽:自然的声音如笙乐与竽音般悠扬。
  12. 方其寓目时:正当欣赏自然之时。
  13. 万象供啸呼:一切景象都为我所吟咏。
  14. 终然成坐忘:最终达到忘却一切的境界。
  15. 天地犹空虚:在这空虚的天地中寻找自我。
  16. 券外果何有:外界的东西又有什么呢?
  17. 浮云只须臾:浮云不过是瞬息而已。
  18. 乃知钟鼎丰:明白富贵的丰盈并不如山林的清瘦。
  19. 未胜山林癯:物质的富足不胜于精神的清贫。
  20. 渊明死千年:陶渊明已逝去千年。
  21. 日月走名誉:时间流转,名声与荣誉依旧。
  22. 不肯见督邮:不愿见到官吏。
  23. 归来守旧庐:归来守护自己的茅庐。
  24. 可怜骨已朽:感叹自己已然衰老。
  25. 后有谁继渠:后人又有谁能继承这样的理想。
  26. 愿子副名实:希望你能兼顾名声与实质。
  27. 此事吾欲书:这件事我愿意写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体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与自得。


意象分析:

  • 高怀志丘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清影、月露、天风:自然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钟鼎:象征物质的丰盈。
  • 浮云:象征无常与瞬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怀志丘壑”意指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B. 诗人的失落与孤独
    • C. 诗人的财富与名声
      答案:A
  2. “可怜骨已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绝望
    • B. 对理想的遗憾
    • C. 对自然的敬仰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对比,陈与义的这首诗在隐逸与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着相似的主题,但在情感表达上,后者更显得细腻与深刻。陶渊明更强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陈与义则是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中流露出一丝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的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兴六首 其三 梦行益昌道中赋 中夜投宿修觉寺 雨夜偶书 夜兴 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二首 其二 腊月十九日午睡觉复酣卧至晚戏作 戏咏落花 倦飞 初夏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包含绿的词语有哪些 曲终奏雅 气焰嚣张 父字头的字 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颂德歌功 包含褊的词语有哪些 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凶行 鬥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天津新港 营帅 兰心蕙性 一动不动 歹字旁的字 刺虎持鹬 荣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