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3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
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
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
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去年中秋时节,我在洞庭湖的野外,寒意萦绕,万顷湖面与天空交融。
在岳阳楼上,我和朋友们共襟而坐,月光洒在栏杆上,影子显得格外潇洒。
世间如此的月影,谁能够独自享受?我这狂放的朋友却是没有人陪伴。
一梦已经过了许多年,唯有在道州的那幅倚楼图还在我的记忆中浮现。
陈与义,宋代诗人,生于公元一千零六十年,卒于一千一百零七十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气韵生动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思。
该诗写于中秋佳节,诗人身处岳阳楼,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和往昔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以清澈的洞庭湖景为背景,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将诗人置于一个宽广而寒冷的湖面上,诗人用“寒瑶”来形容湖水的清冷,给人一种宁静却略显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岳阳楼,和朋友们共度佳节,透过“月入栏干影潇洒”可以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然而,诗中“世间此影谁能孤”一句则转向了深沉的思考,诗人借此反问,表达内心对孤独的感慨,似乎即使身边陪伴着朋友,也难以摆脱孤独的感觉。最后的“道州还见倚楼图”更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怀旧情绪。整首诗在描绘月夜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际关系和人生哲学的思考,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
“寒瑶万顷兼天泻”中的“寒瑶”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声音
B. 寒冷的湖水
C. 寒冷的月光
D. 寒冷的风
诗中提到的“道州”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饮品
C. 一种诗歌风格
D. 一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