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8:40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二首)
暖露滋瑶草,轻飚动碧篁。
龙蟠知岁月,鹤唳识风霜。
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
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
春天的温暖露水滋润了瑶草,轻微的风吹动了青翠的竹林。龙在盘踞,似乎知道时光的流逝;鹤的鸣叫,似乎能感知风霜的变化。凿开山谷通向仙人的小路,穿过岩石开辟出洞府。回头看去,城墙和阙楼近在眼前,禁苑里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苍翠欲滴。
“龙蟠”与“鹤唳”都常用于描绘自然和动物,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许多古代诗词中,龙和鹤都是重要的意象,象征着权力、长寿和高洁。
作者介绍:金幼孜,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正值万岁山游玩的时节,反映了作者与友人漫游山水之间的闲适情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温暖的春风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开篇以“暖露滋瑶草”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轻飚动碧篁”,展现了风的轻柔与竹林的摇曳,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诗人用“龙蟠知岁月”与“鹤唳识风霜”这两个形象,传达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似乎在说龙与鹤都能感知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同时也暗含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则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对比鲜明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暖露滋瑶草”表达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龙蟠知岁月”中的“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什么?
A. 力量与权威
B. 纯洁与美丽
C. 贫穷与痛苦
D. 时光与岁月
诗人回看城阙,表现了对城市生活的什么感情?
A. 留恋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自然时,展现出的情感与思想的差异,丰富了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