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17
作者: 金幼孜 〔明代〕
海色正苍凉,龙旗拂曙光。
雕戈寒映日,羽箭薄凝霜。
城阙云中近,关山笛里长。
天兵随杀气,万里扫搀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海面上显得苍凉,龙旗在晨光中轻轻飘动。寒冷的雕戈在阳光下闪烁,羽箭上覆盖着薄霜。远处的城郭似乎近在云中,而关山之中传来的笛声却显得悠长。天兵在杀气腾腾的气氛中,准备踏遍千里,铲除盗贼。
作者介绍: 金幼孜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辈出之时,作品多以山水、战争为题材,风格豪放,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侵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战斗准备的场景,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士兵勇敢作战的赞美。
《早发清河》以清晨的海面开篇,描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给人以宏大的视觉感受。诗中的“龙旗”与“雕戈”一起构成了战争的场景,传递出一种紧张的情绪。随着清晨的到来,诗人不仅展现了外在的景象,更揭示了内心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羽箭薄凝霜”意象的运用,既表现了气候的寒冷,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接下来的“城阙云中近”,则引发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远处的城郭似乎是希望的象征,但又被笛声的悠长拉远了距离。最后一句“万里扫搀抢”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战斗的坚定与决心,展现出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斗前的紧张氛围,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士兵勇敢作战的赞美,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龙旗”象征什么?
“羽箭薄凝霜”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兵”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早发清河》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