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幽窗》

时间: 2025-04-26 00:33:27

诗句

贫士工用短,壮夫溺於诗。

破壁为幽窗,我笔还得持。

高鸟度遗影,风扉语移时。

迨我休暇日,与物聊同嬉。

古来贤哲人,畎亩策安危。

一行或大谬,半隐良亦痴。

寄言山中友,即岁以为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3:27

原文展示:

贫士工用短,壮夫溺於诗。
破壁为幽窗,我笔还得持。
高鸟度遗影,风扉语移时。
迨我休暇日,与物聊同嬉。
古来贤哲人,畎亩策安危。
一行或大谬,半隐良亦痴。
寄言山中友,即岁以为期。

白话文翻译:

贫穷的士人忙于谋生,壮健的男子沉迷于诗歌。
我打破墙壁,开设这幽静的窗户,我仍然握着笔。
高飞的鸟儿留下了它的影子,风吹动门扇,仿佛在诉说时光的流逝。
等到我闲暇的日子,与自然万物一起欢娱嬉戏。
自古以来,贤哲之人都在田畴之间策划安危。
一行诗句或许有大谬,隐含的真理或许也只是痴迷。
我寄语山中友人,希望来年再相聚。

注释:

  • 幽窗:指安静、幽静的窗户,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工用短:指贫困的士人忙于生计,无法长久从事诗歌创作。
  • 溺於诗:形容壮汉沉迷于诗歌。
  • 风扉:风吹动窗扇,暗示时间的流逝。
  • 畎亩:农田,象征安定与安危。
  • 寄言:寄托情感,向朋友传达自己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季常,号无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诗作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借由描写自然与友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试图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幽窗》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贫士与壮夫的生活状态,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贫士忙于生计,而壮夫沉迷于诗歌,反映了不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破壁的幽窗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的开拓,更是心灵的升华与自由的象征。高鸟飞过的影子和风扉的轻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休闲的日子里,诗人渴望与自然相伴,与万物同欢,体现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此外,诗中提及古代贤哲的安危策划,寓意着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智慧与自然法则的思索。最后的寄语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使整首诗更添温情。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友谊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士工用短:贫穷的士人忙于生计,无法专心于诗歌创作。
  2. 壮夫溺於诗:强壮的男人沉迷于诗歌,反映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3. 破壁为幽窗:打破墙壁,开设幽静的窗户,象征内心的自由与追求。
  4. 我笔还得持:诗人依然握笔,象征不放弃创作的决心。
  5. 高鸟度遗影:高飞的鸟儿留下影子,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6. 风扉语移时:风吹动窗扇,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变迁。
  7. 迨我休暇日:当我闲暇的时候,渴望与万物共乐。
  8. 与物聊同嬉: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生活的乐趣。
  9. 古来贤哲人:提到古代的贤者,反映出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
  10. 畎亩策安危:在农田中思考安全与危机,暗示人生的哲理。
  11. 一行或大谬:一行诗句可能有错谬,人生的选择常常是复杂的。
  12. 半隐良亦痴:隐含的真理或许只是痴迷,反映出对人性和智慧的思考。
  13. 寄言山中友:向山中朋友寄语,表达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14. 即岁以为期:希望来年再聚,传达了对友谊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状态比作诗歌的沉迷。
  • 拟人:风扉仿佛在诉说,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窗:象征内心的安静与自由。
  • 高鸟: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短暂。
  • 风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友人:象征人际关系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贫士的状态是什么? A. 忙于生计
    B. 沉迷于诗歌
    C. 享受闲暇

  2. “高鸟度遗影”中的“高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友谊
    C. 诗歌

  3. 诗人希望与谁重聚? A. 自然
    B. 山中友人
    C. 古代贤哲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陈与义的风格对比:李白的豪放与陈与义的内敛,各自表达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 王维与陈与义在自然意象的运用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洲株柳 官桥柳色 杨柳枝 野菊 和郭主簿·其二 咏菊 芙蓉池作 青阳渡 古梅二首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重武器 优柔寡断 包含磕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包含狮的成语 尤红殢翠 一腰 川字旁的字 寸步千里 秾李 臂弯 日字旁的字 姑置勿论 不私其利 君子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