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芙蓉池作》

时间: 2025-04-26 05:03:47

诗句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47

原文展示:

芙蓉池作
作者: 曹丕 〔魏晋〕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间乘坐车马游玩西园的情景,既有悠闲自在的游玩心情,又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双渠的水流滋润着四周,繁茂的树木环绕着河流,低垂的树枝轻轻拂动着车顶,笔直的树干直指苍天。突如其来的风使车轮颤动,飞鸟在前方翱翔。红色的霞光映衬着明月,华丽的星星在云间出现。上天洒下绚丽的光彩,五色光芒分外鲜艳。长寿并非松柏所能拥有,谁能真正得道成仙?我只想随心所欲地游玩,愿意保全自己,活到百年。

注释:

  • 乘辇: 指乘坐车马出游。
  • 双渠: 指两条水渠。
  • 卑枝: 低垂的树枝。
  • 修条: 笔直的树干。
  • 扶轮毂: 风推动车轮。
  • 丹霞: 红色的云霞。
  • 华星: 明亮的星星。
  • 上天垂光采: 上天洒下光彩。
  • 松乔: 松树和乔木,象征长寿。
  • 神仙: 指道教中得道成仙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书法家,尤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他是曹操的次子,性情多才,擅长诗词,尤其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曹丕的诗歌常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芙蓉池作》是曹丕在闲暇时游玩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反映出他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魏晋风度的洒脱与超然。

诗歌鉴赏:

《芙蓉池作》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诗作,曹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西园夜景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乘辇夜行游”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夜游的惬意与愉悦。接着,诗人用“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丰饶与生机,营造出一幅秀美的画卷。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曹丕也通过“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在他看来,长寿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心灵的安宁与自得。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洒脱与不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乘辇夜行游: 乘坐马车在夜间游玩,展现了作者的悠闲心情。
  • 逍遥步西园: 在西园中漫步,感受自然的惬意。
  • 双渠相溉灌: 两条水渠滋润着周围的景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嘉木绕通川: 形容美丽的树木环绕着河流,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环境。
  • 卑枝拂羽盖: 低垂的树枝轻轻拂动车顶,传达出细腻的自然感。
  • 修条摩苍天: 高大的树干直指苍天,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
  • 惊风扶轮毂: 突如其来的风推动着车轮,增强了动态感。
  • 飞鸟翔我前: 飞鸟在前方翱翔,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丹霞夹明月: 红霞与明月相映成趣,描绘了美丽的夜空。
  • 华星出云间: 明亮的星星在云间闪烁,增添了夜景的神秘感。
  • 上天垂光采: 上天洒下绚丽的光彩,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 五色一何鲜: 五色光芒鲜艳夺目,表现出自然的绚丽多彩。
  • 寿命非松乔: 长寿并非依赖松树或乔木,表达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 谁能得神仙: 反问谁能真正得道成仙,体现了对道理的自省。
  • 遨游快心意: 表达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保己终百年: 期望能安享百年,体现了对人生的珍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丹霞夹明月”用霞光比喻夜空的美丽。
  • 拟人: “惊风扶轮毂”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动感。
  • 对仗: 诗句间的对称,增强了音律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 代表美丽的自然,象征着女性的美。
  • 双渠: 象征着丰饶与生命的滋润。
  • 云间的华星: 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希望。
  • 明月: 象征着宁静和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芙蓉池作》的作者是谁?

    • A) 曹操
    • B) 曹丕
    • C) 陶渊明
  2. 诗中提到的“卑枝拂羽盖”指的是什么?

    • A) 高大的树木
    • B) 低垂的树枝
    • C) 笔直的树干
  3. 诗中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美
    • B) 人生哲理
    • C) 对长寿的向往

答案:

  1. B) 曹丕
  2. B) 低垂的树枝
  3. B) 人生哲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曹丕的《芙蓉池作》和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曹丕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 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 示子孙 肩舆历湖桑堰东西过陈湾至陈让堰小市抵暮乃 焚黄 醉吟 病中杂咏十首 读夏书 和范待制秋兴 湖上晚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亲六眷 涯结尾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年 跌荡放言 衣轻乘肥 二竖为烈 椎朴 厄字旁的字 蛊膈 鬼泣神嚎 彐字旁的字 包含八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鸟翼 鱼龙漫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