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8:57
作者: 萧德藻 〔宋代〕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湘妃站立在冰冷的蛟龙背上,海面上的月亮冷冷地挂在珊瑚树枝上。
那丑陋的梅花竟令人惊叹,它的妩媚之姿,只有在清晨寒意中才能体会。
百千年 moss 依附在枯树上,三两点春光照耀着老枝。
绝壁上的笛声难以传来,只担心斜阳下冻蜂知道它的存在。
作者介绍: 萧德藻,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体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梅花表达对孤独与美的深刻理解,寄托了复杂的情感和哲思。
《古梅二首》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对梅花在寒冬中生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与美的思考。开头以“湘妃危立冻蛟脊”引入,描绘出一种孤高而又冷清的氛围,暗示梅花在寒冷中不屈的姿态。接下来的“海月冷挂珊瑚枝”则通过月亮与珊瑚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与寒冷的意象。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以“丑怪惊人能妩媚”来反映梅花的外表与内涵,尽管外表不佳,却能引人注目,这一矛盾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两句则引入音律的意象,表现出即使在绝壁之上,也有笛声的回响,象征着生命中美好声响的微弱存在。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与抗争美的赞美,表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与美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湘妃”指的是哪个象征?
诗中的“晓寒”有什么含义?
诗人通过梅花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梅二首》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