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中洲株柳》

时间: 2025-04-26 05:26:17

诗句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17

原文展示:

二水中分异旧时,
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
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
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
绝塞指挥万马嘶。

白话文翻译:

两条河水在此分开,和以前的情景截然不同。河洲上的柳树,鲜有人知其存在。扭曲的树枝遮盖如仙岛一般,碧绿的树干直插天际,宛如进入了凤池。古老的树木有缘归入净土,章台上没有分配给孤鸦的地方。常常伴随在宝镫之旁,金勒马鞭发出指挥声,万马奔腾嘶鸣。

注释:

  • 二水:指两条水流,象征分开、变化。
  • 河洲:河流中的沙洲。
  • 株柳:柳树的树干,株是量词。
  • 虬枝:扭曲的树枝。
  • 偃盖:遮盖的意思。
  • 碧干:青翠的树干。
  • 凤池:传说中的仙境。
  • 古木有缘:古老的树木有着归属。
  • 章台:古时的台榭。
  • 寒鸱:孤独的乌鸦。
  • 宝镫:指华丽的灯具。
  • 金勒:指金色的马鞭。
  • 绝塞:边塞,指偏远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益谟(约1640—1700),清代诗人,原籍浙江,后移居江苏,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中洲株柳》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河洲柳树,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

诗歌鉴赏:

《中洲株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悟。全诗以二水分流为引子,揭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开头“二水中分异旧时”,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变化的思索。接下来“河洲株柳少人知”,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忽视,暗含了对人心浮躁的批判。

接下来的描写,“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以生动的意象呈现了柳树的美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古木归净土的意象,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归属感和对永恒的渴望。

最后几句,通过“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表现了在宁静自然中也有着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思。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引发了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水中分异旧时:两条河流在此分开,景象与过去大相径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变化的无常。
  • 河洲株柳少人知:河洲上的柳树,鲜有人知,揭示了自然美的被忽视。
  • 虬枝偃盖宜仙岛:树的扭曲枝干如同仙岛,描绘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碧干撑天入凤池:青翠的树干直插云霄,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美好。
  • 古木有缘归净土:古老的树木有归属,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归宿。
  • 章台无分集寒鸱:章台没有为孤鸦留处,表现了孤独与无奈。
  • 常随宝镫陪金勒:常伴随华丽的灯具与金色马鞭,暗示世俗的繁华。
  • 绝塞指挥万马嘶:偏远的边塞,指挥万马嘶鸣,形成喧闹与静谧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仙岛,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古木有情,表现了生命的感悟。
  • 对仗:如“虬枝偃盖,碧干撑天”,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变迁的思考,隐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与变化。
  • :代表柔美与生命的坚韧。
  • 古木:象征着历史与永恒。
  • 凤池:代表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寒鸱:象征孤独和被忽视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水”指的是? A. 一条河
    B. 两条河
    C. 湖泊
    D. 海洋

  2. “虬枝偃盖”中的“虬”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直立
    B. 扭曲
    C. 笔直
    D. 短小

  3.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历史
    D. 漫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恬淡。
  • 《静夜思》:展现了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庞道者名悟超赞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 次韵和魏主簿 承天宝禅师赞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 寄六祖范和尚颂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题前定录赠李伯牖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狐媚魇道 士节 类书 浇淳散朴 放浪形骸 包含懂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纤腰楚楚 一口所敌 靣字旁的字 包含伊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韋字旁的字 德深望重 青海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