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17
二水中分异旧时,
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
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
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
绝塞指挥万马嘶。
两条河水在此分开,和以前的情景截然不同。河洲上的柳树,鲜有人知其存在。扭曲的树枝遮盖如仙岛一般,碧绿的树干直插天际,宛如进入了凤池。古老的树木有缘归入净土,章台上没有分配给孤鸦的地方。常常伴随在宝镫之旁,金勒马鞭发出指挥声,万马奔腾嘶鸣。
俞益谟(约1640—1700),清代诗人,原籍浙江,后移居江苏,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中洲株柳》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河洲柳树,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
《中洲株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悟。全诗以二水分流为引子,揭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开头“二水中分异旧时”,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变化的思索。接下来“河洲株柳少人知”,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忽视,暗含了对人心浮躁的批判。
接下来的描写,“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以生动的意象呈现了柳树的美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古木归净土的意象,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归属感和对永恒的渴望。
最后几句,通过“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表现了在宁静自然中也有着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思。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引发了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变迁的思考,隐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二水”指的是?
A. 一条河
B. 两条河
C. 湖泊
D. 海洋
“虬枝偃盖”中的“虬”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直立
B. 扭曲
C. 笔直
D. 短小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历史
D. 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