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郭主簿·其二》

时间: 2025-04-26 04:56:21

诗句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21

原文展示:

和郭主簿·其二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白话文翻译:

在和煦的春风中,清新的秋天也显得格外凉爽。
露水凝聚,空气中没有游荡的气息,天空高远而景色清澈。
高山耸立,峰峦奇特,远望皆为绝艳。
芳香的菊花在林间绽放,青松在岩石上竞相拔高。
怀念这贞洁而秀丽的姿态,卓然独立在霜降之下。
举杯想念那些幽静的人,千年之后依旧抚摸着你们的诀别。
翻检旧书却无法展开,厌倦了这良辰美景的月色。

注释:

  • 和泽: 和煦的春风,泽指温暖的气候。
  • 三春: 指春天的三个时节,象征温暖和生机。
  • 清凉: 指秋天的凉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 凝聚,指露水沉积。
  • 游氛: 游荡的气息,形容空气清新。
  • 凌岑: 高耸的山峰,形容景色的壮丽。
  • 衔觞: 举杯饮酒,表示对友人的思念。
  • 幽人: 远离尘世的人,通常指隐士或友人。
  • 素不获展: 翻检旧书却无法展现,形容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晚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真实著称,常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抗拒。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和往事的追忆。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和郭主簿·其二》是一首风雅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人、往事的怀念。全诗以自然景观开篇,描绘出春天的温暖与秋天的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特别是“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晨的山水画,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诗中通过对高山和奇峰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高远与追求。接着,诗人提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用菊花与青松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菊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青松则代表了坚韧不拔的品格。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衔觞念幽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最后一句“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厚,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和泽周三春:温暖的春风环绕,象征着生机盎然的春季。
    • 清凉素秋节:清新的秋天,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露凝无游氛:露水凝聚,空气清新。描绘了清晨的宁静。
    • 天高肃景澈:天空高远,景色清澈,表现了自然的广阔与纯净。
    • 陵岑耸逸峰:高山耸立,峰峦奇特,表现了自然的雄伟。
    • 遥瞻皆奇绝:远望四周,皆为奇特景致,展现了自然的神奇。
    • 芳菊开林耀:菊花在林间绽放,散发芳香,象征着生命的美丽。
    • 青松冠岩列:青松高耸在岩石之上,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怀此贞秀姿:怀念这种贞洁而秀丽的姿态。
    • 卓为霜下杰:在霜降的季节显得更加杰出。
    • 衔觞念幽人:举杯思念那些远离尘世的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千载抚尔诀:千年之后依然怀念旧友的诀别。
    • 检素不获展:翻检旧书却无法展开,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厌厌竟良月:厌倦了这良辰美景的月色,表达对现实的失落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美好的人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拟人:用“衔觞”来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 : 代表成熟与反思,寓意着人生的沉淀。
  • 露水: 象征着清新与纯洁,常用来描绘自然的美好。
  • 菊花: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作为君子的象征。
  • 青松: 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代表着长久与坚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菊”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美丽
    • B. 友情的珍贵
    • C. 坚韧与纯洁
  2. 诗人通过“衔觞念幽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失落
  3. 诗中“天高肃景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自然的悲伤
    • B. 自然的幽静
    • C. 自然的广阔与清新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其五》:陶渊明另一首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的诗作。
  • 《山中问答》:魏晋时期另一位诗人王维的作品,体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李白的诗歌,陶渊明更多表现隐逸与田园生活的美,而李白则表现豪放与壮丽的山河,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全集》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 《田园诗的美学探讨》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陶渊明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望江南·江上雪 病牛 虚堂 早行 怀李啸云 秋宵怀湖上 偶书 谏逐客书 重阳示万同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转肩 堪托死生 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洁言污行 食不重味 耂字旁的字 风舂雨硙 身体力行 塔钟 阿房 亠字旁的字 包含须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长驱直进 浅语 凵字底的字 包含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