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8:50
宝剑沈狱底,龙光岂自呈。
良玉蕴深山,不知光辉生。
萧萧被褐士,悒郁多古情。
貌枯中自腴,衒饰耻希荣。
知己惜不遇,澹泊守其贞。
欲取鸣琴弹,明月上前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士的心境。宝剑虽然沉在牢底,但其光芒并非自然而然显露;优质的美玉藏在深山中,却无人知晓其光辉。那位衣衫褴褛的士人,内心郁闷,充满古老的情感。他的外貌虽然显得枯瘦,内心却自有丰腴,掩饰自己的骄傲却愧于追求荣华。他深知知己难遇,因此保持淡泊守住自己的贞操;他渴望拿起琴来弹奏,明月正好照在前面的屋檐上。
作者介绍:聂节亨,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失落之感,诗人通过描绘贫士的心境,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知己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揭示了贫士的内心世界。开篇即用“宝剑沈狱底”引出主题,暗示有才之士往往被埋没于世俗的困境中。接着描绘“良玉蕴深山”,进一步强调人才的隐秘与被忽视。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萧萧被褐士”的形象,展现了贫士的孤独和郁闷,而“貌枯中自腴”则传达了其内心的丰富和不屈。后面的“知己惜不遇”,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朋友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欲弹琴而月明的意象,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知己的珍惜,以及在贫困中仍然保持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心态。
诗词测试:
诗中“宝剑沈狱底”意指:
A. 人生的低谷
B. 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C. 剑的光辉
“萧萧被褐士”中的“被褐士”指的是:
A. 穿着华丽的人
B. 穿着粗糙衣服的人
C. 忧郁的人
诗中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骄傲
C. 淡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