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8: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8:04:40
蝜蝂不畏重,蜗牛好高升。
涎尽不返宅,力疲竟颠倾。
华亭悲鹤唳,上蔡思苍鹰。
光宠难久恃,机阱互相仍。
宁甘首阳饿,无作五鼎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中提到的蝜蝂(蝉的一种)不怕重压,蜗牛则向上攀升。尽管耗尽了唾液也不愿回家,力气疲惫却最终还是摔倒了。在华亭的悲鸣中,鹤叫悲伤;而在上蔡则思念苍鹰的高远。光辉的宠爱难以长久依赖,机缘和陷阱总是相互交织。宁愿在首阳山饿死,也不愿意做五鼎烹的鱼肉。
张时彻(约1560-约1620),明代诗人,字君昱,号陶山,晚号无愁子。他生于明中期,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诗风多以感伤、怀旧为主,常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刻,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生物与自身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秋怀诗四首 其四》是张时彻在秋天时节所作,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反映出个体在社会与自然中面临的种种艰难与无奈。诗中蜗牛的向上攀升与蝜蝂的不畏重压,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向前的精神;而“涎尽不返宅,力疲竟颠倾”则深刻揭示了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疲惫与挫折。华亭与上蔡的意象结合,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却又因现实的无情而产生悲伤之感。
“光宠难久恃,机阱互相仍”一句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机遇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而最后一句“宁甘首阳饿,无作五鼎烹”则更是表达出一种宁愿清贫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繁华的坚定立场。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艰辛的思考,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并最终表达了一种宁愿清贫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的坚定信仰。
蝜蝂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蜗牛好高升”表达了什么?
“光宠难久恃”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