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48
高阳台 絮影
作者: 徐睿周 〔清代〕
晴雪团风,轻烟弄暝,汉宫搅散春魂。
院落濛濛,书阴虚度长门。
甚时扑帐窥鸾镜,但迷离细认啼痕。
悄难凭暗逐游丝,轻漾湘纹。
依依张绪添双鬓,便遭逢白眼,偏趁红尘。
梦影依微,砚边谁与传神。
六朝依旧斜阳里,荡空江不见桃根。
最堪怜,才化新萍,又逐行云。
晴天的雪花在微风中飘荡,轻烟在夜色中摇曳,仿佛汉宫的春魂被这些景象搅扰得无影无踪。院落里朦朦胧胧,书卷的阴影在长门内虚度着光阴。什么时候我轻轻拨动帐帘,窥视那镜子中的仙子,只是见到那模糊的啼痕。悄然无声,难以依靠黑暗追逐那游丝,轻轻荡漾着湘水的纹路。依依不舍地整理着发绪,双鬓渐添白霜,竟遭遇世人的冷眼,偏偏在红尘中徘徊。梦中的影像依稀,砚边又有谁能传达我的神韵。六朝的盛衰依旧在斜阳里,荡漾的江水再也看不见桃花的根。最令人怜惜的是,才刚刚化为新萍,又随行云而去。
作者介绍
徐睿周,清代诗人,生于17世纪,其作品多用传统的诗词形式,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其诗作常蕴含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高阳台·絮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其对往昔岁月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高阳台·絮影》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词的开头以“晴雪团风,轻烟弄暝”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感觉。接下来,诗人通过“汉宫搅散春魂”引入历史和文化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词中的意象如“院落濛濛”、“书阴虚度”交织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渴望。
“依依张绪添双鬓”一句,诗人以自我形象的变化为切入点,折射出生命的流逝和世态的无常。诗的最后,提到“荡空江不见桃根”,不仅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词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情感更加细腻动人,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易逝,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雪团风,轻烟弄暝”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诗人提到的“汉宫”主要象征什么?
“依依张绪添双鬓”中“张绪”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