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2:26
短灯檠歌
作者: 韩愈
长檠八尺空自长,
短檠二尺便且光。
黄帘绿幕朱户闭,
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
搔头频挑移近床。
太学儒生东鲁客,
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
两目眵昏头雪白。
此时提携当案前,
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
长檠高张照珠翠。
吁嗟世事无不然,
墙角君看短檠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点着短灯,埋头苦读的情景。长的灯檠虽长,却空自冗长,短的灯檠却能发出光亮。窗户紧闭着,黄帘绿幕遮住了风露,秋天的寒气渗透进来,厅堂里变得凉爽。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眼中含泪,时常抚摸自己的头发,感到无奈。太学的儒生,来自东鲁,二十岁便离乡求学。夜里,细细书写,字句相连,眼神模糊,头发已白。此时,提着灯笼坐在案前,读书直到天亮,却无法入眠。一旦富贵自来,便可以随心所欲,高高挂起长灯,照耀珠翠。哀叹世事皆如此,墙角的短灯檠被人弃置。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字退之,号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文以载道,崇尚古文,反对骈文。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短灯檠歌》写于一个秋夜,诗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感受到孤独与寒凉。通过对短灯和长灯的对比,表达了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短灯檠歌》以清晰的意象和浓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夜晚深思的情景。诗中通过长短灯檠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长檠象征着光辉的未来,短檠则象征着当下的现实,短暂而明亮。整首诗在描写环境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对求学过程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出现的“黄帘绿幕朱户闭”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内心的孤独。诗人在夜晚细心书写,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墙角君看短檠弃”,则是对世事无常的叹息,揭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富贵的过程中,对短暂光景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是韩愈古诗中的佳作,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孤独秋夜中的读书情景,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无常。诗人渴望知识与理想的光明,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奈,表达了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短灯檠歌》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短檠”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光明
B. 现实的短暂光辉
C. 生活的黑暗
诗人思念的是谁?
A. 朋友
B. 亲人
C. 师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更深入地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