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01
诗词名称: 舟中元旦
作者: 宋育仁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爆竹散晴烟,湘江万里船。
客行方楚尾,春至在舟前。
长日开新景,乡心续旧年。
高堂良宴会,相望在遥天。
白话文翻译:
爆竹声中烟雾弥漫,湘江上万里行船。
我作为旅客正从楚地归来,春天已在船头到来。
漫长的日子开启了新的景象,乡愁在新年中重新续写。
在高堂上,良辰美景欢聚一堂,彼此遥望在天空之间。
注释:
典故解析:
“爆竹散晴烟”中的“爆竹”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的象征,尤其是在农历新年时。它不仅用于庆祝,也有辟邪的意义。湘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南方的水乡和诗人的游历。诗中提到的“高堂良宴”则常见于古代文人聚会的场景,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育仁,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于文人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旦,诗人经历了长途的旅程,回到故乡,正值新春佳节,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舟中元旦》是一首描绘春节气氛和游子思乡情感的诗歌。诗的开头用“爆竹散晴烟”描绘了春节的喜庆场景,瞬间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湘江万里船”的意象,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随着春天的到来,他的心情逐渐明朗,诗中“长日开新景”的描写,暗喻着新的一年带来的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高堂良宴会”,不仅体现了团聚的美好,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首诗在描绘春节欢庆的同时,也展现了归乡旅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如“客行方楚尾,春至在舟前”)和意象的叠加(“爆竹”和“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年的期待,展现了游子心中对亲情与团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爆竹散晴烟”中的“散”是什么意思?
A. 聚集
B. 消散
C. 散落
诗中提到的“湘江”代表什么地方?
A. 江南
B. 北方
C. 东海
“长日开新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忧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情感较为深沉;而宋育仁的《舟中元旦》则融入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情感显得更加温暖和期待。
参考资料: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舟中元旦》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