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10
善哉行 其二
作者: 曹操 〔魏晋〕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
释衔不如雨。
我自惜薄福,早年贫贱遭受孤独的苦难。
既没有三次迁徙的教诲,也没听见庭前的对话。
我的穷困如同被抽裂的状态,自己只能思念依靠的人。
虽然心中怀有一介之志,但在这样的时刻能与谁分享呢!
守着贫穷的人,常常感叹,泪水如雨般流下。
我在悲伤中哭泣,乞求生存又能见到什么呢?
我希望在贫穷的天际,琅邪山倾斜在左边。
虽然想竭尽忠诚,但愿公归故乡楚地。
快人总是叹息,怀着情感却无处倾诉。
显赫的行为天教人,谁又知道这些都难以继续。
我希望何时能随之而行?这叹息实在难以承受。
如今我将何以照亮自己呢?释怀的心情不如雨水般洒脱。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魏国的奠基者,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反映其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善哉行》系列诗作反映了曹操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政治动荡、家庭离散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忠诚的渴望。
《善哉行 其二》以深沉的情感和直白的语言,展现了曹操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思考。诗中开篇即以“自惜身薄祜”表露了对自己命运的自怜,接着通过对贫贱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曹操在诗中提到“虽怀一介志”,但在现实的困境中,这份志向似乎无处施展,令人感到一种无力感和悲哀。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随着对困境的描写,情感愈发浓烈。尤其是“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通过悲伤的形象,表现了对生活的绝望与无奈。此外,诗中“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一语,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阻隔,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
最后,诗人以“今我将何照于光曜”进行自我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这种对命运的叩问,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思,反映出曹操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无奈与抗争。
整首诗表现了曹操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强调了在困境中人对生活的坚持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曹操在诗中提到的“薄祜”是什么意思?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琅邪”指的是哪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