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折桂令·中秋》

时间: 2025-07-27 20:11:34

诗句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1:34

原文展示:

折桂令·中秋
作者:张养浩 〔元代〕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白话文翻译:

这轮明月是谁磨出来的呢?它照亮了整个天地,映照着山河。
清凉的玉露轻轻滴落,洗净了秋空,银色的银河如同无波的水面,比平常的夜晚更清澈,没有任何障碍,桂花的影子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老子高歌,想要问嫦娥,良辰美景,若不能醉酒,如何享受这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轮飞镜:指明月,形容其圆润如镜。
  • 照彻:照亮得非常明亮。
  • 玉露泠泠:清冷的露水轻轻滴落,玉露指的是清晨的露水。
  • 洗秋空:洗净了秋天的天空。
  • 银汉:银河,形容夜空中的星河。
  • 恹恹:形容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典故解析:

  • 嫦娥:月宫的仙女,常与月亮和中秋节相关。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及其高歌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养浩,元代著名的诗人、戏曲家,擅长曲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及对社会的批判。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折桂令·中秋》创作于中秋节,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节日,更加激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渴望在良夜中酣畅淋漓。

诗歌鉴赏:

《折桂令·中秋》以中秋的明月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词以一轮明月为引子,开篇即抒发出对月亮的赞美,"一轮飞镜谁磨?"生动而富有哲思,仿佛在询问这轮明月的来源,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生奥秘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玉露泠泠"和"洗秋空银汉无波"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仿佛可以感受到露水的清凉与星空的旷远。诗人用"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表现出中秋之夜的独特韵味,桂影摇曳更增添了几分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最后,"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表现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诗人以老子的高歌,引出对嫦娥的向往,意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充满了浓厚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轮飞镜谁磨?:询问明月的来源,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明月的光辉照亮大地,象征着普照和温暖。
  •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用清露描绘静谧的秋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强调中秋夜的特别,桂花的摇曳生姿增添了诗意。
  •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通过老子的形象,连接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
  •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在美好的夜晚中,感叹若不醉酒,如何享受这良辰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轮飞镜"比喻明月,形象生动。
  • 拟人:"桂影婆娑"赋予桂影以生命,表现其生动。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月亮为主题,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月、桂、露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美好与思念。
  • 桂花: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的生活。
  • 玉露:代表清新与宁静的自然之美。
  • 银汉:象征着无尽的夜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折桂令·中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养浩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 A. 一位仙女
    B. 一位王后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将军

  3. “一轮飞镜谁磨?”中“飞镜”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湖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讨。两者都反应了诗人对月亮的热爱,不同的是《折桂令》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水调歌头》则强调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花斛三首 其三 兰花 七月二十三日题李亭之墨梅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木犀落尽有感二首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感秋二首 谒张安国 宿灵鹫禅寺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扇风点火 普票 感招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乙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蹑蹬 风字旁的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包含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信的词语有哪些 风行草靡 扫地俱尽 犬字旁的字 绝口不道 糸字旁的字 穷通得失 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