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3
作者: 曹操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驾着彩虹,乘着赤云,登上那九疑山,历经玉门关。
渡过天河,抵达昆仑,拜见西王母,向东君问好。
交汇于赤松,经过羡门,接受要秘之道,享受精神之爱。
品尝灵芝,饮用甘醴泉水,手持桂枝,佩戴秋兰花。
与世隔绝,游荡于浑元之境,像疾风般轻盈飘逸。
景色未变,行走千里,寿命如南山般长久,永不忘却过往的过错。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魏国的奠基者之一,因其雄才大略和文学成就而闻名于后世。
创作背景:
《陌上桑》成诗于动荡不安的汉末,曹操以诗歌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他对长生不老与超脱世俗的追求。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他渴望逃离人世纷争,寻求内心的宁静。
《陌上桑》通过描绘一幅超脱世俗的仙境图景,展现了曹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驾云游仙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诗中“驾虹霓,乘赤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济天汉,至昆仑”则象征着艰难的追求过程。
曹操在诗中提到的“西王母”和“东君”,分别代表了长生不老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他通过对这些神话人物的描绘,表现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意象如“桂枝”、“秋兰”、和“灵芝”都代表了长生与超脱的主题。诗人在绝人事的境地中,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与解放,抒发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感慨。
最后,“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过往的反思。曹操以其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将个人的追求与宇宙的浩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追求长生与超脱世俗的渴望。在诗人的笔下,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被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陌上桑》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曹操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西王母”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长生不老
C. 自然灾害
D. 友情
诗中“驾虹霓,乘赤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失落
B. 渴望超脱
C. 对战争的厌倦
D. 对人情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陌上桑》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加强调超脱与长生的主题,而后者则更偏向于享乐与豪情。两者在意象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