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4
官桥柳色
朱栴 〔明代〕
桥北桥南千百树,
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
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
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
留着长条赠远游。
在桥的北边和南边是成千上万的柳树,
绿色的烟雾和金色的穗子映照在清澈的流水中。
青色的闺房中,佳人的眼睛偷偷地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翠绿的柳丝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浓密。
无奈章台成了离别的恨意,
有情的灞岸则管着离愁。
在这塞外的城墙边,有多少思乡的游子,
留下长长的柳条,赠送给远行的人。
朱栴,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官桥柳色》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常出现在古诗中,反映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官桥柳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诗的开头“桥北桥南千百树”,描写了桥两边成排的柳树,绿烟缭绕,金穗映照,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一自然景象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青闺娟眼窥人过”,则通过佳人的目光引入了人情的元素,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隐秘的目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情之美的表现。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这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思念的深重。章台的使用,既是一个离别的具体场景,也是情感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通过思归客的描写,再次突出了离别的主题。长条的柳枝不仅是对游子离别的祝福,也象征着游子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绘,表现了离别时的思念与愁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桥北桥南千百树”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中提到的“章台”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