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1:37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作者: 白居易
献岁晴和风景新,
铜驼街郭暖无尘。
府庭共贺三川雪,
县道分行百里春。
朱绂洛阳官位屈,
青袍长水俸钱贫。
有何功德纡金紫,
若比同年是幸人。
在新年之际,天气晴和,风景如画,铜驼街和城郭里温暖而没有尘埃。府邸庭院中,大家共同庆贺三川的雪景;县道上,行人分散,春意盎然。朱绂(红色官服)在洛阳的官职却显得微薄,青袍(普通官员的服装)在长水的俸禄也很贫薄。对比那些有功德的人,他们身披金紫的荣华富贵,若是比起我的同年,实在是幸运的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平易近人,内容广泛,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和民生疾苦。白居易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本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新年,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氛围。诗中提到的李长官和郑明府与作者同年,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和对自己官职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雪后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温暖与生机并存的景象。首句“献岁晴和风景新”立即引入了新年的喜庆氛围,接着“铜驼街郭暖无尘”则描绘出新春的温暖和洁净。通过“府庭共贺三川雪”和“县道分行百里春”的对比,诗人展示了洛阳的繁荣与春天的生机。
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转向自我反思,朱绂与青袍的对比,表现出他对官位屈辱和俸禄贫瘠的感慨。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荣华与他人的幸福进行对比,表达出一种对命运的不平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常。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人美好祝愿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白居易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敏感。
诗中“铜驼”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答案: B
诗人在诗中对比了哪两种官服?
A. 红袍与白袍
B. 朱绂与青袍
C. 黄袍与青袍
答案: B
诗人用“县道分行百里春”来形容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乡间的繁荣
C. 行人的稀疏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