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寻诗两绝句》

时间: 2025-04-26 04:05:13

诗句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13

原文展示:

寻诗两绝句
作者:陈与义 〔宋代〕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白话文翻译:

我喜欢用山上的瓢来饮酒,你不要嘲笑我。当我愁苦的时候,这瓢让我沉沉入睡,真是有奇妙的效果。等我醒来,推开窗户去寻找诗句,看到高大的树木在明月下显得格外峥嵘。


注释:

  • 山瓢:指山中采集的瓢,通常用来装水或饮酒,象征一种自然的、随意的生活方式。
  • 莫笑侬:不要嘲笑我,表现出一种自嘲和对别人的看法的无所谓。
  • 愁时引睡:在忧愁的时候,借助饮酒而入睡。
  • 乔木峥嵘:高大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非常壮丽。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明月”常常代表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和清净的心境,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石屏,南宋时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怀,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往往面临生计和理想的矛盾,诗人在此种情境中寻找灵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寻诗两绝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的开头以“爱把山瓢”引入,透露出一种自然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借助自然的元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浑然天成,带有一种生活的哲学。

在诗中,诗人提到“愁时引睡有奇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他在忧愁时通过饮酒入睡的状态,更深层次地反映出他对于痛苦的回应方式。他选择借助自然的安慰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烦恼,这种自我调节的方式显示了他对生活的豁达。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则展现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后的清醒与觉悟,推开窗户,面对明月和高大的树木,他重新寻求诗歌的灵感。这种从内心的沉浸到外部世界的呼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诗歌创作的热情,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爱把山瓢莫笑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山瓢象征着质朴的生活方式。
    2. “愁时引睡有奇功”:暗示通过饮酒入睡来应对忧愁,展现了诗人对痛苦的逃避方法。
    3. “醒来推户寻诗去”:描绘了从睡梦中苏醒的状态,回归现实,寻找创作灵感。
    4. “乔木峥嵘明月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诗的灵感来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瓢”作为生活态度的象征。
    • 拟人:树木在月光下显得“峥嵘”,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首尾两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诗歌的热爱,以及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 山瓢:象征自然、随性与简单的生活态度。
  • :代表人生态度中的烦恼与困扰。
  • 明月:象征理想、清净与灵感。
  • 乔木:象征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使用“山瓢”来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质朴的生活态度
    C. 忧愁的象征
    D. 诗歌的灵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醒来推户寻诗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3. 判断题:诗中的“明月”象征着诗人的痛苦经历。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诗歌创作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但陈与义更侧重于自然与诗歌的结合,而李白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九 忆江南 其八 忆江南 其五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湖上曲十二阕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鸦飞雀乱 假手旁人 挟依 荆棘铜驼 毛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汇费 畏刀避剑 瓦字旁的字 站眙 滃滃澹澹 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倾家败产 里字旁的字 云桡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