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6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全诗翻译:
诗中描绘了鱼龙起舞的景象,湘君(指湘江的神灵)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则象征着兴亡与离合的历史,波涛汹涌如楚地的乱波。诗人独自在端午节时没有美酒来相酬,决定移舟而行,聆听明山的雨声。明山的雨声使他思念起往昔,感慨万千,作为一个白发的孤独者,他在洞庭湖畔怀古追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逸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作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移舟至明山之时,正值端午节,诗人对历史变迁及个人孤独感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鱼龙舞”用动态的形象描绘了水中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历史的流转,紧接着则提到湘君要下潇湘浦,暗示了湘江作为文化象征的地位。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对兴亡离合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反思与无奈。尤其在没有美酒相伴的端午节,诗人的孤独感愈发显现。
“移舟来听明山雨”的意象极具诗意,雨声仿佛是历史的低语,带来岁月的回响,进一步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最后一句“白头孤客,洞庭怀古”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孤独的自我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孤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鱼龙舞”象征什么?
“湘君欲下潇湘浦”中的“湘君”指的是?
诗人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陈与义的这首诗更具历史感和沉思,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显豪情与奔放。两者在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上,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